中醫(yī)古籍
  • 急性黃疸型肝炎

    【概述】

    急性黃疸型肝炎是急性病毒性肝炎的一個類型,是由肝炎病毒引起的一種急性消化道傳染病。臨床表現(xiàn)為起病急,食欲減退,厭油,乏力,上腹部不適,肝區(qū)隱痛,惡心,嘔吐,部分病人畏寒發(fā)熱,繼而尿色加深,鞏膜、皮膚等出現(xiàn)黃疸。

    本病的現(xiàn)代針灸治療,始于五十年代初,1958年之后,陸續(xù)出現(xiàn)了具有一定數(shù)量樣本的報道,但未能推廣。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以來,針灸治療本病已獲得醫(yī)務界的極大重視,在上海、湖北、江蘇等10余個省市廣泛開展了臨床和實驗研究,取得了較大的成果。根據(jù)近年來臨床數(shù)據(jù)的統(tǒng)計,針灸治療本病,無論近期或遠期療效,成人或兒童,其治愈率均在85%左右[1]。不僅復發(fā)率低,且和中藥或西藥比較,在恢復食欲,消退黃疸,改善肝功能等方面,針灸均略勝一籌[2]。

    當然,針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也有一定適應癥。一般適于普通型,重型病人針灸只是綜合措施之一。其次,即使是普通型,也最好是單純性的,不宜有夾雜癥。另外,針刺治療急性無黃疸型肝炎療效不及黃疸型。目前,我國比較公認的針灸適應癥標準是:(1)病程在2周以內(nèi);(2)具有上述典型臨床癥狀;(3)體征方面見肝臟腫大,局部有壓痛和叩痛,黃疸;(4)肝功能試驗有2項以上異常[3]。

    關于針灸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的作用機理尚不夠清楚,有人通過實驗研究,認為針刺可能是通過利膽作用促使黃疸下降的因素之一;而淋巴細胞轉化試驗的觀察提示,針刺的作用可能與提高人體特異免疫功能有關[4~6]。

    【治療】

    體針(之一)

    (一)取穴

    主穴:至陽、足三里、陽陵泉透陰陵泉(或太沖透涌泉)、膽俞。

    配穴:發(fā)熱加曲池;脅痛加期門、太沖;惡心嘔吐加內(nèi)關;黃疸甚加陽綱;腹脹加天樞。

    (二)治法

    以主穴為主,兩對透穴可輪換應用,每次用一對,配穴據(jù)癥選加。針用瀉法,刺激可較強,但不宜超出病人耐受程度。留針20~30分鐘,留針期間運針2~3次。每日針1~2次,14天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據(jù)有關報道451例中,臨床有效率為80~100%[5~8,13]。

    體針(之二)

    (一)取穴:

    主穴:大椎、腹股溝淋巴結、肝俞、膽俞、脾俞。

    配穴:腹脹納差加足三里;尿黃加三陰交。

    (二)治法

    大椎穴先垂直刺入然后退出至皮下,再向左右斜刺入3~4毫米(應注意避免刺入胸腔造成氣胸),使針感傳至左右肩部后施瀉法不留針。腹股溝淋巴結刺法:觸摸到淋巴結后,以左手拇、食指固定,右手持針,快速刺入淋巴結中,略作提插捻轉,待針感沿淋巴管傳道即出針,以取右側淋巴結為主,亦可雙側交替。肝、膽、脾俞刺法:針尖以45°角向后正中線刺入,略向上方(相當于橫突間),行提插捻轉手法,待肝區(qū)出現(xiàn)抽動時起針。上述刺法,均于每穴得氣后提插結合小捻轉手法運針3~5次,不留針。日行1次,不計療程。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400例,臨床治愈率為98.5%,平均治愈天數(shù)為32.4天[4,9]。

    電針

    (一)取穴

    主穴:足三里、太沖透涌泉。

    配穴:肝俞、膽俞、陽陵泉、至陽。

    (二)治法

    一般僅取主穴。針刺得氣后,用G6805型電針機的兩極導線分別接于毫針上,采用疏密波,病人感疼、麻、脹或肌肉顫動,強度以能忍受為度。效不明顯,改用配穴。每日1~2次。

    (三)療效評價

    電針治療111例,臨床治愈率85%左右[5,10]。

    耳穴壓丸

    (一)取穴

    主穴:分二組。1、肝、胰膽、脾、三焦。2、①角窩三點:神門、子宮、下腳端;②屏間切跡四點:屏間、切跡前后、切跡下;③耳舟一線:鎖骨、肩、肩關節(jié);④耳輪腳下緣一線:口、食道、賁門、胃、脾;⑤耳根三點:上耳根、下耳根、耳迷根。

    配穴:肝痛加神門、交感;惡心加胃、食道、神門;腹脹加大腸、三焦。

    (二)治法

    主穴任取一組,配穴據(jù)癥酌加。第1組按常規(guī)方法將王不留行子貼于穴區(qū),第2組分“點”“線”貼壓?!包c”的貼法同上,“線”則按部位長度,以寬0.6厘米之長膠布,串排王不留行子,每子相距半粒許,貼壓固定在耳穴線上。囑患者用食、拇指做間歇對壓,使耳部有脹痛感,手法不宜過重,以防壓破皮膚。每次均僅取1側穴,每周換貼2次,5次為一療程。

    (三)療效評價

    本法主要用于急性黃疸型肝炎,共治104例,治愈102例,有效2例,總有效率為100%。耳穴治療組在治愈率及治愈時間上均優(yōu)于中西藥物對照 組[11,12]。

    【主要參考文獻】

    [1]黃本祺。針刺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文獻綜述。湖北中醫(yī)雜志

    1982;(3):54。

    [2]中國人民解放軍第189醫(yī)院傳染科。針刺治療急性病毒性黃疸型肝炎100例療效觀察。新醫(yī)藥學雜志 1975;9:29。

    [3]中醫(yī)研究院?!夺樉难芯窟M展》。北京:人民衛(wèi)生出版社,1981:256~257。

    [4]趙吉民。針刺治療急、慢性肝炎194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

    1983;3(2):11。

    [5]湖北中醫(yī)學院附屬醫(yī)院肝病組。針刺治療急性黃疸型病毒性肝炎212例的臨床和初步實驗觀察。全國針灸針麻學術討論會論文摘要(一)1979:28

    北京。

    [6]王德強。針刺治療急性黃疸型傳染肝炎121例。 遼寧中醫(yī)雜志

    1981;(6):48。

    [7]邱茂良,等。針刺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111例的臨床分析。 上海針灸雜志

    1983;(2):1。

    [8]高國巡,等。針灸治療急性病毒性肝炎55例臨床觀察。 中國針灸

    1983;3(2):14。

    [9]趙吉民。針刺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400例觀察。中國針灸

    1985;5(3):4。

    [10]常玉淑。電針治療病毒性肝炎28例。中國針灸

    1983;3(6):20。

    [11]徐占英,等。耳壓治療急性黃疸性肝炎64例,中國針灸

    1989;9(2):50。

    [12]陳桂芳,等。耳穴壓迫治療急性黃疸型肝炎40例,上海中醫(yī)藥雜志

    1989;(6):9。

    [13]陳雁南,等。針剌藥物結合治療重度黃疸型肝炎的療效觀察。中國針灸

    1996;16(4):15。

更多中藥材
  • 公民有獻血的義務,很多人擔心獻血之后會給人的身體造成很大的危害,其實這點倒是可以讓每個人都放心的,因為獻血不僅不會影響到身體健康,同時還有助于體內(nèi)血液循環(huán),增加造血細胞同時也是會有很大的幫助的,因此日常生活中如果可以的話要積極的獻血,為了自......
  • 生活中很多人都會有腸胃方面的疾病,也就是說胃不好,胃不好對人體的健康其實是會造成很大的影響的,而對于胃不好的人來說日常的科學飲食就顯得由為重要要了,多吃一些對促進消化有好處的食物,就可以很大層度的促進人的消化,因此對于那些胃不好的人來說日常......
  • 艾灸這種治病方法古已有之,艾灸所選擇的材料就是艾葉,將陳艾葉制作成特殊的材料,然后在體表穴位燃燒刺激,同時調(diào)節(jié)整個人體的生理循環(huán),從而達到治療疾病的目的。艾灸治病范圍非常廣,比如說婦科、兒科、男科等都有艾灸治療的身影。艾灸可以選取的穴位很多......
  • 我們眼睛之所以會長出黑眼圈,主要是因為平時經(jīng)常熬夜,或者是平時情緒不穩(wěn)定,亦或者是眼睛過于疲勞,另外,歲數(shù)大了之后,眼部周圍皮膚逐漸衰老,靜脈血管里面的血液流速放緩,最后也會使得眼睛出現(xiàn)黑眼圈。當眼睛有黑眼圈之后,往往預示著身體循環(huán)代謝放緩......
  • 大家應該都知道在進行中醫(yī)醫(yī)治時,服用中草藥也是有一定的講究的,生活當中有許多的人都以為中草藥需趁熱喝,藥效才會更好,中藥涼了就會影響藥用效果,那么,到底中藥能涼喝嗎?這是生活中許多的人都很想了解清楚的,下面我們就隨著專家一起來詳細的了解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