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普通感冒

    【概述】

    普通感冒為病毒所致的呼吸道傳染病。其臨床表現(xiàn)為起病較急,局部癥狀有噴嚏、鼻塞、流涕、咽部干癢作痛、聲音嘶啞或咳嗽,全身癥狀較輕,成人可不發(fā)熱或有微熱。

    針灸治療普通感冒現(xiàn)代文獻首見于1954年。[1]之后,對這一常見病癥報道并不很多。但自八十年代起,不僅穴位刺激之法日益多樣,如穴位注射,艾灸、穴位按摩、撥罐等,均有一定效果。而且觀察數(shù)量亦不斷擴大,有采用穴位挑刺之法,進行千例樣本的大規(guī)模觀察,療效肯定。

    除了治療外,針灸亦有預防感冒的作用,早期采用穴位注射維丁膠性鈣或胎盤組織液等法。目前則主張方法更為簡便之艾灸法。

    【治療】

    艾灸(之一:艾條灸)

    (一)取穴

    主穴:大椎、風門、肺俞。

    (二)預防法

    每次取1~2穴,交替使用,以艾卷作雀啄灸,由距皮膚2.5厘米處及近,以覺灼痛為度,此為1壯,共灸10壯。每周1次。

    (三)療效評價

    療效標準:以運用灸法預防1~8次隨訪一年后統(tǒng)計,每年感冒2次以內(nèi)為優(yōu),5次以內(nèi)為良,6次以上為無效。

    共觀察63例,結(jié)果:優(yōu)31例,良22例,無效10例。艾灸次數(shù)越多,效果越顯著,經(jīng)過8次預防的患者有效率可達95.2%[1]。

    挑治

    (一)取穴

    主穴:太陽、風池、風府、曲池、手三里、八邪、犢鼻、足三里、八風。

    配穴:頭痛甚加百會;胸悶欲吐加內(nèi)關、天突;咳甚或鼻塞流涕加列缺、迎香;發(fā)熱甚加十二井。

    (二)治法

    主穴為主,據(jù)癥酌加配穴?;颊呷∽唬t(yī)者先用手重刮任脈、督脈、胃經(jīng)、膀胱經(jīng),至皮膚發(fā)紅,用三棱針自上而下循經(jīng)挑刺頭部及四肢穴位,挑刺宜輕快,深度約1分。一般僅治1次,若效不佳,休息2天再挑1次。

    (三)療效評價

    以本法治療1000例,痊愈871例,顯效85例,無效44例,總有有效率為95.6%[3]。

    拔罐

    (一)取穴

    主穴:分二組:1、督脈經(jīng)線(大椎→至陽);2、膀胱經(jīng)線(大杼→大腸俞)。

    (二)治法

    上述二組任取一組,癥狀輕者也可僅取第一組,一般病人上穴均取?;颊呷∽?,頭前傾,在所選經(jīng)脈穴區(qū)涂以薄薄一層石蠟油。用閃火法,先吸拔大椎穴區(qū),之后手扶罐體慢慢下移至至陽區(qū),再上推至大推,如是往返6~8次,使局部皮膚潮紅或出現(xiàn)瘀血,再留罐于大椎。如所有經(jīng)線均拔,則先不留罐,用同樣方法在背部兩側(cè)之四條膀胱經(jīng)線往返吸拔椎移,最后留罐于大椎,5分鐘后去罐。每日或隔日1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共治267例,經(jīng)1~4次治療,其有效率為95.1%~100%[4、5、8]。

    體針

    (一)取穴

    主穴:分二組:1、液門;2、大椎、曲池、足三里。

    配穴:風熱型加印堂、合谷、少商;風寒型加外關,風池。

    (二)治法

    主穴任取1組。配穴多與第2組主穴相配。液門穴,毫針順掌骨間隙刺入0.5~1寸,注意避開淺靜脈,左右捻轉(zhuǎn)數(shù)次。一般取單側(cè);10分鐘后效果不好加刺對側(cè),留針15~30分鐘。第2組穴,均于針刺得氣緩施瀉法,印堂,少商點刺出血,風寒者,取針后在大椎穴施雀啄灸。留針15分鐘,灸5分鐘。上述方法均為每日1次。

    (三)療效評價

    以上法治療,單用液門穴治394例,痊愈和顯效者365例,有效20例,無效9例,總有效率為97.7%;每2組穴治療31例,全部獲愈[5,6]。

    穴位注射

    (一)取穴

    主穴:大椎。

    (二)治法

    藥液為胎盤組織液,以5號齒科針頭,成45度角斜刺入1.5寸,得氣后注入2毫升,作為治療每周注射2次,作為預防每周注射1次。

    (三)療效評價

    共防治400例,近期觀察214例,治療當日及次日癥狀減輕者153例,占71.5%;遠期隨訪(6個月~5年)126例,未發(fā)病者199例。其中33例急癥(體溫38.5~40.4℃),治療4~12小時體溫降至正常[7]。

    艾灸(之二:壯醫(yī)藥線灸)

    (一)取穴

    主穴:太陽、印堂、大杼、合谷。

    配穴:發(fā)熱加大椎,流涕加鼻通、頭痛加攢竹、咳嗽加肺俞。

    (二)治法

    主穴均取,配穴據(jù)癥而加。以拇、食指持藥線一端,露出線頭1~2cm,點燃。注意:線頭只須有火星即可。用腕及拇指關節(jié)動作,敏捷地將火星線頭直接按壓在穴區(qū),一次火滅即為一壯。

    (三)療效評價

    共治480例,結(jié)果痊愈161例,顯效209例,有效107例,無效3例,總有效率為99.4%[9]。

    【主要參考文獻】

    [1]邱承雄。感冒?,F(xiàn)代針灸1954;(2):17。

    [2]安

    華。灸法預防感冒63例臨床觀察。中國針灸1993;13(4):26。

    [3]陳瓊熙,等。三棱針治療感冒1000例。中國針灸1989;9(5):40。

    [4]陳

    石。腧穴走罐法治療感冒26例。浙江中醫(yī)雜志1988;23(8):378。

    [5]吳漱玉,等。推罐治療感冒介紹。江蘇中醫(yī)雜志1985;6(11):37。

    [6]申

    健。感冒一針靈。河南中醫(yī)1988;8(4):19。

    [7]劉桂春。胎盤組織液大椎穴注射防治感冒初步報告。北京醫(yī)學院學報1980;12(3):218。

    [8]張 弘.膀胱經(jīng)走罐治療感冒200例。中國針灸

    1995;15(5):16。

    [9]鄧秋妹。壯醫(yī)藥線點灸治療感冒480例臨床觀察。中國民族醫(yī)藥雜志

    1998;4(1):19。

更多中藥材
  • 韓信草,是一種非常好的植物,同時也是一種非常有用的藥材。韓信草的模樣也是極好的,不是像其他的中藥材那樣模樣一般,很難辨別出來。很多的中醫(yī)都非常喜歡用韓信草來調(diào)配一些藥物,讓人們的身體得到一定程度的恢復。說了這么多,大家有的還不知道韓信草到底......
  • 現(xiàn)在與很多人都會患痔瘡這樣的疾病,大家都不明白自己為什么患有痔瘡。痔(俗稱痔瘡)是一種位于肛門部位的常見疾病,任何年齡都可發(fā)病,但隨著年齡增長,發(fā)病率逐漸增高。在我國,痔是最常見的肛腸疾病,素有“十男九痔”、“十女十痔”的說法。在美國,痔的......
  • 艾灸三陰交能夠起到的作用非常的廣泛,有的人可能患有神經(jīng)系統(tǒng)疾病,比如說常見的癲癇或者是神經(jīng)衰弱,又或者是精神分裂癥等,通過三陰交艾灸能夠有療效。還有一些婦科疾病,向女性月經(jīng)失調(diào),或者是痛經(jīng),亦或者是功能性子宮出血等同樣能夠艾灸三陰交治療。艾......
  • 枸杞,是一種非常好的中藥材。說到枸杞,大家一定不會陌生。在各個地方,人們都有在銷售枸杞。枸杞的營養(yǎng)價值非常的高。人們會用各種各樣的辦法來利用枸杞,讓自己得到更好的補充和調(diào)養(yǎng)?,F(xiàn)在有非常的多的人們用枸杞泡水喝。很多人說這是不好的。也有很多人說......
  • 神闕穴靠近我們的肚臍附近,在這個地方一般是不主張針灸的,尤其是小孩子,如果神闕穴附近做針灸非常容易導致感染,但是艾灸是可行的。艾灸神闕穴尤其適用于那些身體虛寒或者是胃腸功能弱的人。神闕穴艾灸功效不錯,能對過敏性鼻炎加以治療,可增強免疫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