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素問》詞義舉疑

    關(guān)鍵詞:《素問》渴 躍 竭 詞義注釋 訓(xùn)詁

    《素問·舉痛論》:“熱氣留于小腸,腸中痛,癉熱焦渴,則堅干不得出,故痛而閉不通矣。”

    句中“腸中痛”的“痛”為衍文,當(dāng)刪?!短亍ば翱汀窡o此“痛”字。然其“癉熱焦渴”之義,大多釋為“舌干口渴”。如張琦注:“惟閉不通屬熱,外癥必焦渴也?!卑选敖箍省贬尀椤巴獍Y”,指“舌干口渴”。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譯釋》譯為:“如果熱氣留蓄于小腸,則腸中亦發(fā)生疼痛,并且發(fā)熱消渴,大便堅硬不得出,所以痛而大便閉結(jié)不通了?!卑选翱省贬尀椤跋省?。郭靄春《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校注語譯》也把“焦渴”譯為“發(fā)熱干渴”。仔細(xì)體會本句全文,則發(fā)現(xiàn)此文是說“熱氣停留在小腸,則小腸熱氣太盛,使小腸津液焦渴而致糟粕堅硬干結(jié),不能從肛門排出,從而表現(xiàn)出腹部脹痛而大便閉塞不通的癥狀?!币虼?,“焦渴”并非“舌干口渴”或“消渴”。

    其實,“渴”的本義是“盡”。《說文解字》:“渴,盡也?!倍斡癫米ⅲ骸翱?、竭,古今字。古水竭字多用渴。”《廣韻·薛韻》:“渴,水盡也。”《群經(jīng)音辨》:“渴,水空也。”可見,“渴”并非“口渴”。此句中的“渴”通“竭”。《墨子·親士》:“是故溪陜者速涸?!碑呫渥ⅲ骸昂裕室??!薄抖Y記·月令》:“水始涸?!编嵭ⅲ骸昂裕咭?。”可見,“涸”有的訓(xùn)為“渴”,有的釋為“竭”,說明“渴”與“竭”相通,都是“盡”義。又《廣雅》云:“渴,盡也?!蓖跄顚O《疏》云:“渴,今通作竭?!薄稘h語大字典》:“渴,水干涸。后作‘竭’。”這說明“渴”字古義是“盡”,而今通作“竭”。那么,“焦渴”當(dāng)讀為“焦竭”?!短亍ば翱汀氛鳌敖菇摺???梢?,“渴”絕非“舌干口渴”或“消渴”之義?!吨T病源候論·解散病諸候·解散渴候》中正好有“津液渴燥”之語,也是指“津液枯涸燥竭”之義??梢姡艜r釋為“盡”的“渴”字,今作“竭”。以后“渴”又轉(zhuǎn)為“口渴”。今人不知,用今義釋古義,而誤解《內(nèi)經(jīng)》原義。

    《素問·脈解篇》:“所謂甚則躍者,九月萬物盡衰,草木畢落而墮,則氣去陽而之陰,氣盛而陽之下長,故謂躍?!?/p>

    句中“躍”,王冰注:“躍,謂跳躍也?!瘪R蒔注:“陽氣盛于陰分,而長于下體,故盛則為跳躍耳?!睆埥橘e注:“其有病為跳躍者,以足少陽脈下出足之外側(cè),陰覆于上,陽鼓于下也。”張志聰注:“陽氣入之于下,而仍欲上長,故病多跳躍也?!蹦暇┲嗅t(yī)藥大學(xué)《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譯釋》譯為:“所謂甚則躍者,是因九月的時候萬物衰敗,草木凋零,人身的陽氣也由表而入里,陰氣旺盛在上部,陽氣向下而生長,活動于兩足,所以容易發(fā)生跳躍的現(xiàn)象?!笨芍抛ⅰ⒆g文都把“躍”字釋為“跳躍”。但“跳躍”不是病證,因此,此注不當(dāng)。本篇內(nèi)容是解釋經(jīng)脈病證的,從而表明此文“躍”字應(yīng)當(dāng)是一個病證名詞。郭靄春《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校注語譯》注云:“按‘躍’應(yīng)指病言,方與各節(jié)文例相合。但‘躍’是何病,不詳。舊注均不切。姑闕疑?!贝俗⒎浅嵤虑笫恰?/p>

    但通過以上古注可知,“跳躍”是同義詞,那么“跳”是何義呢?《說文解字》:“跳,蹶也。”《廣雅·釋詁》:“蹶,跳也?!笨梢姟磅辍?、“跳”二字可互訓(xùn)?!睹献印るx婁上》:“天之方蹶,無然泄泄?!敝祆渥ⅲ骸磅?,顛覆之意?!薄墩f文解字》:“蹶,僵也?!薄稇?zhàn)國策·齊策》:“顛蹶之請,望拜之竭,雖得則薄矣?!滨U彪注:“蹶,僵也?!薄稄V韻》:“蹶,失足?!笨梢?,“蹶”是“失足而顛覆倒地”。即今之所謂“跌倒”。人體行走偶而跌倒為失足,如果常常發(fā)生跌蹶就是病候了,這里只有這樣解釋,才與下文“草木畢落而墮”相合。因此,“躍”當(dāng)是“跌倒”之義。

    《素問·湯液醪醴論》:“帝曰:其有不從毫毛而生,五臟陽以竭也,津液充郭,其魄獨居,孤精于內(nèi),氣耗于外,形不可與衣相保,此四極急而動中?!?/p>

    句中的“五臟陽以竭”句,諸家均認(rèn)為“陽氣竭盡”。馬蒔注:“帝言病有不從毫毛而生,非由于外而生于內(nèi),五臟陽氣皆已竭盡,津液充溢皮膚發(fā)為腫脹”。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譯釋》:“有的病不是從外表毫毛而生的,是由于五臟的陽氣衰竭?!比绻宋摹拔迮K陽己竭”之義,果為“陽氣竭盡”,那么,下文所論治法“開鬼門”(指發(fā)汗)、“潔凈府”(指利小便)就不可理解了。因為發(fā)汗、泄下,陽氣更損傷了。句中“竭”非“竭盡”之義,當(dāng)通“遏”,“阻塞”之義。竭、遏二字都為“曷”聲,可以通假,《墨子·修身》說:“藏于心者無以竭愛”,于鬯《香草續(xù)校書》于此文注說:“竭當(dāng)讀為遏,《詩·文王篇》:‘無遏爾躬’,陸釋云:‘遏或作竭’,明‘遏’、‘竭’二字通用?!笔恰敖摺弊止趴赏ā岸簟弊譄o疑?!墩f文解字》:“遏,微止也”,也即“阻止”、“止塞”之義。其實,“竭”通“遏”并非僅此一例。《素問·舉痛論》:“陰氣竭,陽氣未入。”又《金匱要略·五臟風(fēng)寒積聚病脈證并治》:“上焦竭善噫,下焦竭即遺溺失便?!笨梢?,“五臟陽以竭”是說陽氣因為阻止于內(nèi),于是水氣泛濫于皮膚,而造成病腫。

    山東中醫(yī)藥大學(xué)(濟(jì)南,250014) 賈延利 張 濤

更多中藥材
  • 今天分享這個病例呢,是一位安先生,男性, 29歲,他的主訴就是便溏半年,就是大便不成形,有時成粥狀,大便也不太規(guī)律,要是吃不好了,就容易腹瀉發(fā)作,尤其還是勞累時比較重,情緒波動的時候也比較嚴(yán)重。在當(dāng)?shù)厮赃^不少的中藥,癥狀改善不是很明顯,就......
  • 這個患者來看的時候,這個疼痛有時候有,有時候就沒有。平常呢,可能工作總有應(yīng)酬,吃肥甘厚味,這個胃口也比較壯。然后呢還有就是熬夜,他近半年來就出現(xiàn)這個右脅疼痛,早晨起來口中有異味兒,有時候也有反酸,胃口也有胃脹的表現(xiàn)。做彩超檢查的時候就是膽囊......
  • 大家好,今天跟大家講一講這個脾胃虛補(bǔ)脾,為什么有的人一補(bǔ)就上火,越補(bǔ)越上火,針對這個問題,我今天跟來跟大家共同探討一下。建議點贊收藏轉(zhuǎn)發(fā)給你身邊有同樣癥狀的人,脾虛跟胃實他倆是一對相對的,當(dāng)然這個胃實的時候我們就叫脾滿了,就是胃堵得慌脹的,......
  • 陰虛和陽虛都屬于這個叫虛癥,常常是并同存在的,也就是說陰虛到了一定程度一定會有陽虛,那么陽虛到了一定程度也會伴有陰虛,治療的時候有輕重之分,但不能顧此知彼,那么陰虛的癥狀很多,包括陰虛盜汗,陰虛五心煩熱,但是陰虛熱痛是一個特別的一個癥狀,首......
  • 大家好,在我臨床看病,這個脾腎陽虛這個正行,我在臨床上還是比較容易見到的,無論年輕的患者也好,還是年老的患者,有許多它就是有脾腎陽虛這個表現(xiàn),關(guān)于這個脾腎陽虛,那是先補(bǔ)腎呢,還是先補(bǔ)脾,中醫(yī)往往講的是陽虛則寒,那么這一類患者,一般都有怕冷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