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我國第一位女炙學家——鮑姑

    鮑姑,名潛光(約公元309-363年),山西長治人。晉代著名煉丹術家、精通灸法,是我國醫(yī)學史上第一位女灸學家。

    她出生于一個官宦兼道士之家,其父鮑靚是廣東南海太守。她以專治贅瘤和贅疣而聞名于時,以艾線灸人身之贅瘤,一灼即消,療效顯著。她長期與丈夫葛洪在廣州羅浮山煉丹行醫(yī),嶺南人民尊稱她為“鮑仙姑”。

    鮑姑行醫(yī)采藥,其足跡遍及廣州、南海、惠陽、博羅等地。她醫(yī)術精良,擅長灸法。她是采用越秀山腳下漫山遍野生長的紅腳艾絨進行灸療治疾,因此,后人稱此艾為“鮑姑艾”。曾有詩贊頌:“越井崗頭云作嶺,棗花簾子隔嶙峋。我來乞取三年艾,一灼應回萬古春?!?/p>

    一天,鮑姑在行醫(yī)采藥回歸途中,見一位年輕姑娘在河邊照容,邊照邊淌淚。鮑姑上前一看,見她臉上長了許多黑褐色的贅瘤,十分難看。鄉(xiāng)親們因此都鄙視她,亦無法找到男人,故而顧影自泣。鮑姑問清緣由,即從藥囊中取出紅腳艾,搓成艾絨,用火點燃,輕輕地在姑娘臉上熏灼。不久,姑娘臉上的疙瘩全部脫落,看不到一點疤痕,變成了一個美貌的少女。她千恩萬謝,歡喜而去。

    遺憾的是,鮑姑沒有留下什么著作,后人認為,她的灸法經(jīng)驗可能滲入到葛洪的《肘后備急方》中。該書有針灸醫(yī)方109條,其中灸方竟占90余條,并對灸法的作用、效果、操作方法、注意事項等都有較全面的論述。

    據(jù)分析,葛洪不擅長灸法,他的精力主要集中于煉丹和養(yǎng)生上。《肘后備急方》中收入如此豐富的灸方,可能與擅長灸法的鮑姑有密切的關系。

    鮑姑死后,嶺南人民為了紀念她對醫(yī)學事業(yè)的重大貢獻,在廣州越秀山下三元宮內(nèi)修建了鮑姑祠,以志紀念。

更多中藥材
  • 在一些電視劇中,我們很容易就能夠見到巴豆的影子,俠客們?yōu)榱四軌驅(qū)崿F(xiàn)什么妙計,都會有巴豆使人腹瀉,那你知道巴豆是什么嗎,為大戟科巴豆屬植物巴豆樹的干燥成熟果實,其根及葉亦供藥用,巴豆樹為常綠喬木,高6~10米,中醫(yī)藥上以果實入藥,性熱,味辛,......
  • 千金子草,想必很多人跟我一樣,剛看到這個詞根本不知道這是什么東西,更別提它的功效與作用,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菩薩豆(《日華子》),續(xù)隨子(《開寶本草》),拒冬實(《本草圖經(jīng)》),聯(lián)步(《斗門方》),拒冬子(《本草匯言......
  • 古時候女孩子都是叫千金,我自己認為是為了表示女孩子很寶貴,所以用千金來形容;不過今天要說的不是千金這個詞,而是和千金類似的名字千金子這味中藥;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Euphorbia lathyris L.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吉林、遼......
  • 一提到中草藥,很多人都說自己是“藥盲”,往兩個看起來十分相似的字或詞或者外形可能其意思就相差很多,比如生活中常見的千金子與水稻的區(qū)別就讓我們明白了其中的道理;千金子為大戟科植物續(xù)隨子的種子;又名千兩金,有逐水退腫,破血消癥,解毒殺蟲的功效;......
  • 我們中藥很多都是草木的根莖等,也有很多是化學合成的物質(zhì),但還有一種,就是植物的種子,比如說火麻仁,火麻仁,中藥名,桑科植物大麻的干燥成熟種子,分布于東北、華北、華東、中南等地,本品呈卵圓形,表面灰綠色或灰黃色,有微細的白色或棕色網(wǎng)紋,兩邊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