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辨證論治:大汗淋漓是咋回事

    出汗原來是好事,可以調節(jié)體溫,排泄廢物,大夏天要是不能出汗可太難受了。但是不正常的出汗可能是某些疾病的癥狀,會造成水和電解質紊亂,面色蒼白、疲乏無力、口干、頭暈、乏力、易感冒等不適。過多的出汗會使尿液減少,影響腎臟功能,還會造成血黏稠度加大,容易發(fā)生血栓。

    中醫(yī)認為,汗證是營衛(wèi)不和所致的腠理開合失常、津液外泄引起的非生理性出汗。時時出汗,不熱不動也出者為自汗;夜間出汗,醒來即止為盜汗;惡寒戰(zhàn)栗,汗出熱退為戰(zhàn)汗;大汗淋漓、虛冷困乏者為絕汗。婦女更年期常陣發(fā)性出汗,屬于自汗,結核病、風濕病患者常有盜汗,風寒感冒或感染患者的出汗情況可很復雜,如內傷虛損、氣虛或陰虛、營衛(wèi)不和等都可以有多汗的癥狀。在腫瘤治療過程中,醫(yī)生為了退熱,給患者開的解熱鎮(zhèn)痛藥過多,輸液速度過快,或一些化療藥引起的發(fā)熱,以及采用“熱療”都可發(fā)生多汗。如果長久大汗淋漓,汗出如油,陽氣衰微,四肢厥冷,則應關注是否危重之證,防止虛脫。

    中醫(yī)治療多汗是根據病因病機采用不同的方法,如調和營衛(wèi)、益氣固表、滋陰降火、回陽斂陰等。中醫(yī)稱“汗為心液”,“汗者,精氣也”,對多汗證應及時處治。

    常用的止汗固澀中藥有麻黃根、龍骨、牡蠣、浮小麥、五味子、糯稻根須等,有止汗作用的食品有烏梅、黑豆、桃干等。

    常用的食療驗方:生黃芪20克,大棗10克,浮小麥30克,水煎服,頻頻下咽,用于氣虛多汗;五味子10克,大棗10克,桃干20克,水煎服,用于陰虛盜汗;五味子、五倍子各10克研粉,冰片兩克混勻,置臍窩處,外蓋紗布,對盜汗也有一定的療效;人參、黨參、沙參、黃芪等選一種燉腔骨或母雞、乳鴿,對氣虛引起的多汗有效;黑豆100克,先泡半日,慢火煮熟,加入烏梅、桃干適量,白糖調好口味,吃豆喝湯。

    出汗過后,特別是大汗淋漓之后,易感外邪,此時應及時擦干汗水,更換衣被,避免受風著涼。血液的離子滲透壓和膠體滲透壓偏低也會出現(xiàn)多汗,故多汗者口味不能太淡,輸液中也不能鹽分太少,飲食中應及時多攝入蛋白,如肉、蛋、奶等。調料中花椒、大料、辣椒、桂皮、姜等辛溫之物多能發(fā)汗,不宜多用。

更多中藥材
  • 牽牛子就是牽?;?,到了夏天隨處可見。牽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顏色極為艷麗,特別好看;牽牛子像一個小喇叭,樣子也很特別;其實牽牛子不僅僅能夠作為花卉來觀賞,也可以用作中藥來治病呢,主要用來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蟲,因為牽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牽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的種子,牽牛子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牽牛子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牽牛子。藥物名稱:牽牛子別名:黑丑、白丑、二丑......
  • 手脫皮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對人體有這樣現(xiàn)象的時候,如果是輕微的,保持肌膚干燥就可以進行改善,那要是嚴重的話,也是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讓手脫皮變得不在那么嚴重,而且不會引發(fā)出其他皮膚疾病,使得身體可以......
  • 食物在生活中很常見到,不同的食物對人體幫助上,也是有著很大區(qū)別,因此對食物選擇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進行,那提高性能力的食物都有什么呢,對這個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這類食物在選擇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尤其是對男性,更是要注意對食物的了解,......
  • 土豆是很常見的蔬菜,它對人體各方面都是有著很好的幫助作用,那對這樣的蔬菜制作上,也是有著不同的方法,那土豆泥是很常見的,尤其是在一些蓋飯當中,都是會以它為主,土豆當中含有的營養(yǎng)元素都是比較豐富,使得能夠很好的改善人體各方面,那土豆治療濕疹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