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綿麥冬簡介

    麥冬是一種常用的中藥材.!麥冬是多年生常綠草本,根莖橫走,節(jié)上具膜質(zhì)鱗片;須根細長,先端或中部常膨大成紡綞形的肉質(zhì)塊根。葉基生成叢,長條形,長15-30cm,寬2-4mm,兩面光滑無毛,暗綠色。花葶從葉叢中生出,短于葉,長7-12cm;總狀花序頂生,長2-4cm,具8 ̄10朵花,常1-3朵聚生,花被片6,淡紫色或白色,長約5mm,稍下垂; 雄蕊6;子房半下位,花柱長約4mm。果實球形,熟時藍黑色。麥冬呈紡綞形,兩端略尖,長1.5-3cm,直徑0.3-0.6cm。表面黃白色或淡黃色,有細縱紋。質(zhì)柔韌,斷面黃白色,半透明,中柱細小。氣微香,味甘、微苦。麥冬的藥用價值很廣,養(yǎng)陰生津,潤肺清心。用于肺燥干咳,虛勞咳嗽,津傷口渴,心煩失眠,內(nèi)熱消渴,腸燥便秘,白喉。

    中國涪城麥冬因西蜀古都涪城縣曾建于今涪江流域三臺境內(nèi),元末明初,當?shù)厝嗣衽嘤吧湺瑸榧饮湺?,故得名“涪城麥冬”。又名“川麥冬”、“綿麥冬”,其特點:塊根呈一線穿珠,干燥后呈紡綞形,兩頭鈍尖,中部肥滿,微彎曲,表面乳白色,有光澤,質(zhì)較堅硬,微香,味甜較濃,嚼之發(fā)粘。

    《中國常用中藥材》,《四川省醫(yī)藥衛(wèi)生志》《三臺縣志》記載;早在明弘治三年(1502年)《本草品匯精要》中,即有記載。清嘉慶十九年(1814年)已在花園河(今花園鎮(zhèn))、白衣淹(今光明鄉(xiāng)) 老馬鄉(xiāng)等地廣為種植,為四川著名川產(chǎn)地道藥材之一?,F(xiàn)在分布于四川涪江流域和長江嘉陵江交匯的三角地帶。因受氣候、溫度、土質(zhì)、加工技術(shù)的影響,各地所產(chǎn)麥冬品質(zhì)各有差異。《中國藥典》記載,位于東經(jīng)104°56″、北緯31°15″所產(chǎn)麥冬品質(zhì)最高。“涪城麥冬”含***-甾醇、氨基酸、三種以上寡糖和一種以上中性多糖、九種以上高異黃酮類化合物及葡萄糖甙、七種以上甾體皂甙和維生素A、B、C、D等30余種對人體有益的化合物。具有潤肺養(yǎng)陰、益胃生津、清心除煩、涼血止血、美顏益膚、強身健體等功效。入藥可治病,入茶可防疾和產(chǎn)、美顏益膚。還可深度加工配伍針劑、飲片、飲品以滿足人們多方面生活的需要,是純天然保健、滋補珍品。醫(yī)學權(quán)威專家和國家特級品茶大師 曾贊譽“涪城麥冬”稱:其主要成份、藥用價值絕不亞于“長白山參”。今有“涪城麥冬”千金寶,“本草遺株萬國珍”之說古今中外人士均以“名貴中藥材”相稱。其塊根、須、莖葉均有巨大的開發(fā)利用潛力,市場前景非常廣闊。

更多中藥材
  • 白術(shù)是我們生活中很常見的一種藥材,味苦、甘,性溫,歸脾胃經(jīng),具有補氣健脾、燥濕利水、止汗安胎的功效。白術(shù)又分為生白術(shù)和炒白術(shù)之分,其炮制方法不同,側(cè)重點有所不同。生白術(shù)偏于燥濕利水,一般適用于脾虛不能運化水濕所導致的痰飲水腫。而炒白術(shù)偏于補......
  • 一、孕婦,山楂有引起子宮收縮的作用,女性在懷孕期間使用過量山楂,容易造成流產(chǎn)的情況,所以孕婦最好不要吃。二、胃潰瘍患者,山楂屬于酸性食材,對于胃部不健康的患者,食用過多容易導致胃中的酸度增加,從而加重胃潰瘍。三、氣虛患者,消食藥物都有耗氣的......
  • 一、肝氣郁結(jié),肝主疏泄,如果肝氣不能調(diào)達,就容易肝氣犯胃,并且導致氣滯、氣逆,出現(xiàn)肝胃不合而引發(fā)胃脹。肝氣郁結(jié)的患者一般會出現(xiàn)胸悶脹痛、呼吸不暢、心情煩躁、急躁易怒,一生氣就感到胃脹不適,而且還會隨著病情的變化不斷加重,這個時候就需要疏肝理......
  • 這個酸棗仁在臨床用的比較多啊,首先要了解酸棗仁的功效吧,酸棗仁在臨床上其實主要功效是寧心安神,生津止咳的作用,這個對于失眠的話,要針對不同失眠類型來選擇用藥,我們失眠的臨床類型比較多,有脾胃虛弱導致的失眠,由陰虛內(nèi)熱導致失眠,還有肝氣郁結(jié)導......
  • 一、胃怕寒,胃是嬌弱的器官,對寒涼的刺激比較敏感,所以胃部要注意保暖,不要吃太多寒涼的食物。二、胃怕?lián)?,吃得太飽會使胃排空延遲,從而造成消化功能紊亂。三、胃怕晚,很多人因為工作忙或者其他原因不按時吃飯,餓了就忍著,這樣久而久之就會出現(xiàn)毛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