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沒藥,又名明沒藥、沒藥珠,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的膠樹脂,主產(chǎn)于非洲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亞洲西部等地。
我國關于沒藥的藥用,始見于宋朝的《開寶本草》一書:“味苦、平、無毒。主破血止痛。療杖瘡、諸惡瘡、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暈痛膚赤?!泵鞔顣r珍在《本草綱目》也說:“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二藥每每相兼而用。”
中醫(yī)學認為,沒藥性味苦、平,入肝經(jīng)。具有散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可治跌打損傷、瘀血、心腹諸痛、經(jīng)閉癥瘕、癰疽腫痛?!侗静萁?jīng)》說:“久服舒筋膜、通血脈、固齒牙、長須發(fā)?!睕]藥一般常與乳香配伍,亦簡稱為乳沒。其外用有消毒、收斂、防腐、止血之作用,可斂瘡生肌,為古代軍中必備之良藥。沒藥以塊大、黃棕色、香氣濃而雜質(zhì)少者為佳。
研究表明,沒藥內(nèi)含沒藥樹脂、揮發(fā)油、沒藥酸、桂皮醛、沒藥尼酸以及氧化酶等多種成分。其水浸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和同心性毛癬菌等有良效。凡無瘀滯及孕婦均應注意慎用。(白度)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沒藥,又名明沒藥、沒藥珠,為橄欖科植物沒藥樹或愛倫堡沒藥樹的膠樹脂,主產(chǎn)于非洲索馬里、埃塞俄比亞和亞洲西部等地。
我國關于沒藥的藥用,始見于宋朝的《開寶本草》一書:“味苦、平、無毒。主破血止痛。療杖瘡、諸惡瘡、痔漏、卒下血、目中翳暈痛膚赤?!泵鞔顣r珍在《本草綱目》也說:“乳香活血,沒藥散血,皆能止痛消腫,生肌,故二藥每每相兼而用。”
中醫(yī)學認為,沒藥性味苦、平,入肝經(jīng)。具有散血止痛、消腫生肌的功效,可治跌打損傷、瘀血、心腹諸痛、經(jīng)閉癥瘕、癰疽腫痛?!侗静萁?jīng)》說:“久服舒筋膜、通血脈、固齒牙、長須發(fā)?!睕]藥一般常與乳香配伍,亦簡稱為乳沒。其外用有消毒、收斂、防腐、止血之作用,可斂瘡生肌,為古代軍中必備之良藥。沒藥以塊大、黃棕色、香氣濃而雜質(zhì)少者為佳。
研究表明,沒藥內(nèi)含沒藥樹脂、揮發(fā)油、沒藥酸、桂皮醛、沒藥尼酸以及氧化酶等多種成分。其水浸劑對許蘭氏黃癬菌和同心性毛癬菌等有良效。凡無瘀滯及孕婦均應注意慎用。(白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