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論“明醫(yī)”

    朱杰 江蘇省興化市中醫(yī)院

    名醫(yī)與明醫(yī)一字之差,同音而意義迥異。人們易于認可名醫(yī),因為越有名的醫(yī)生通常醫(yī)術越高,如華佗、張仲景、李時珍、葉天士,他們救人無數(shù)、名震一方,自是老百姓心目中的名醫(yī)。而明醫(yī)是指明白的醫(yī)生,明智的醫(yī)生。因為是明醫(yī),他們必明明白白做人,堂堂正正行醫(yī),踏踏實實地研國學、讀經(jīng)典、重師承、勤臨證、創(chuàng)新說、探新路,盡心盡力為患者服務。

    明醫(yī)非神醫(yī)也,雖有專長而非萬能,但“醫(yī)乃明醫(yī),儒乃達儒”,一個明醫(yī)必定品性高潔,資質超群,一肩明月,兩袖清風,仁心仁術,絕非浪得虛名者可比。名醫(yī)大多為明醫(yī),但也有盛名之下,其實難副者,甚至不惜憑借其他手段,以坑蒙拐騙為能事,自詡為權威,沽名釣譽、混跡名醫(yī)之列。

    《荀子·不茍》篇說:“公生明,偏生暗?!泵髡?,聰慧、明晰也?!抖Y記·中庸》謂:“明則著。”醫(yī)術高明而不追名逐利,終將實至名歸、水到渠成而為真正的名醫(yī)?!独献印と隆吩唬骸白灾呙鳌?,唯勤求古訓,縱觀明察,教學相長,融會新知,方能博極醫(yī)源、徹悟真諦、自出機杼、與時俱進。漢代司馬相如《諫獵書》謂:“明者,遠見于未萌?!辈莅l(fā)展了然于心,富有遠見卓識、善治未病者,方為上工。

    《黃帝內經(jīng)》記載:“黃帝坐明堂,召雷公而問之曰:子知醫(yī)之道乎?……上知天文,下知地理,中知人事……子務明之,可以十全?!泵麽t(yī)的標準實際上很高,必持之以恒、學養(yǎng)豐厚、安貧樂道、上下求索、虛心抗志、寧靜致遠,才能成為德藝雙馨、學驗俱豐之“明醫(yī)”。

    金·成無己《傷寒明理論》嚴器之序這樣說:“余嘗思歷代明醫(yī),回骸起死,祛邪愈疾”。佛家經(jīng)典《華嚴經(jīng)》另有妙解:“善男子,汝應于自己作病人想,于法作妙藥想,于善知識作明醫(yī)想,于精進修持作醫(yī)病想。”明于醫(yī)道、至精至誠者,方可謂明醫(yī)。明志明理、明德明術者,乃無愧為明醫(yī)。

更多中藥材
  • 紫蘇在中國通常被用作傳統(tǒng)中藥,而日本人則主要將其用于烹飪,特別是在吃生魚片時和食用刺身時。在我國一些地區(qū),紫蘇還被用作蔬菜或茶。紫蘇是我國流傳千年的名藥,一片小小的葉子,就有很高的營養(yǎng)價值,并且有很多的部位都是可以食用,可以說全身都是寶。什......
  • 在農村長大的小伙伴,對于車前草這種植物并不陌生,在很多的資料當中都有記載,這可是藥食同源的一種植物。車前草又叫豬耳朵草,它的藥用價值是比較高的,而且生命力比較完全頑強,分布范圍特別廣,小時候經(jīng)常會看到它的身影。很多人都知道車前草是可以入藥的......
  •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保健類藥物,又被稱之為“金不換”。在《本草綱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長期久服,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自古以來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說法。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如今關于三七粉容易傷肝的說法也是越來越多,......
  • 夏天可以吃到很多時令的水果,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在這個季節(jié),雨水充沛,水果香甜多汁。在南方的夏天,還有一種獨特的水果,基本上見不到,那就是黃皮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吃黃皮果的好季節(jié),荔枝吃多了容易造成肝火旺盛而且糖分高,所以不......
  •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內臟之一,它是我們消化、吸收、代謝、排泄、免疫等生理功能的基礎。而現(xiàn)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不規(guī)律、睡眠不足等問題,使得肝臟的健康逐漸受到損害。那么,如何保護我們的肝臟呢?李可老中醫(yī)告訴我們,多吃這4種東西,可以增強體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