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論腦貧血治法

    腦貧血者,其腦中血液不足,與腦充血之病正相反也。其人常覺頭重目眩,精神昏憒,或面黃唇白、或呼吸短氣、或心中怔忡。其頭與目或間有作疼之時,然不若腦充血者之脹疼,似因有收縮之感覺而作疼。其劇者亦可猝然昏仆,肢體頹廢或偏枯。其脈象微弱,或至數兼遲。西人但謂腦中血少,不能榮養(yǎng)腦筋,以致腦失其司知覺、司運動之機能。然此證但用補血之品,必不能愈?!秲冉洝穭t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此二語實能發(fā)明腦貧血之原因,并已發(fā)明腦貧血之治法。蓋血生于心,上輸于腦(心有四血脈管通腦)。然血不能自輸于腦也。《內經》之論宗氣也,謂宗氣積于胸中,以貫心脈,而行呼吸,由此知胸中宗氣,不但為呼吸之中樞,而由心輸腦之血脈管亦以之為中樞。今合《內經》兩處之文參之,知所謂上氣者,即宗氣上升之氣也。所謂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者,即宗氣不能貫心脈以助之上升,則腦中氣血皆不足也。然血有形而氣無形,西人論病皆從實驗而得,故言血而不言氣也。因此知腦貧血治法固當滋補其血,尤當峻補其胸中宗氣。以助其血上行。持此以論古方,則補血湯重用黃以補氣、少用當歸以補血者,可為治腦貧血之的方矣。今錄其方于下并詳論其隨證宜加之藥品。

    生箭一兩、當歸三錢。呼吸短氣者,加柴胡、桔梗各二錢。不受溫補者,加生地、玄參各四錢。素畏寒涼者,加熟地六錢、干姜三錢。胸有寒飲者,加干姜三錢、廣陳皮二錢。

    《內經》︰“上氣不足,腦為之不滿”二語,非但據理想象也,更可實征諸囟門未合之小兒。《靈樞》五味篇謂“大氣摶于胸中,賴谷氣以養(yǎng)之,谷不入半日則氣衰,一日則氣少”,大氣即宗氣也。觀小兒慢驚風證,脾胃虛寒,飲食不化,其宗氣之衰可知。更兼以吐瀉頻頻,虛極風動,其宗氣不能助血上升以灌注于腦更可知。是以小兒得此證者,其囟門無不塌陷,此非上氣不足頭為不滿之明征乎?王勉能謂︰“小兒慢驚風證,其脾胃虛寒,氣血不能上朝腦中,既有貧血之病,又兼寒飲填胸,其陰寒之氣上沖腦部,激動其腦髓神經,故發(fā)癇痙”,實為通論。

    方書謂︰真陰寒頭疼證,半日即足損命。究之此證實兼因宗氣虛寒,不能助血上升,以致腦中貧血乏氣,不能御寒,或更因宗氣虛寒之極而下陷,呼吸可至頓停,故至危險也。審斯,知欲治此證,拙擬回陽升陷湯可為治此證的方矣。若細審其無甚劇之實寒者,宜將干姜減半,或不用亦可。

    《內經》論人身有四海,而腦為髓海。人之色欲過度者,其腦髓必空,人之腦髓空者,其人亦必頭重目眩,甚或猝然昏厥,知覺運動俱廢,因腦髓之質原為神經之本源也。其證實較腦貧血尤為緊要。治之者,宜用峻補腎經之劑,加鹿角膠以通督脈。并宜清心寡欲,按此服藥不輟,還精補腦之功自能收效于數旬中也。

更多中藥材
  •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虐。采收加工除去雜質和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藥材性狀:跟較細,圓錐形,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頭處多具細密環(huán)紋,質稍軟,易折斷,斷面裂平坦,不顯纖維性,......
  • 黨參能益氣養(yǎng)血、健脾、補肺生津,跟人參有類似的功效,但是藥性平和,它補氣而不上火,補水而不生濕,養(yǎng)血而不滋膩,所以還有個小人參的稱號。正因為它的藥性平和,所以跟各種不同藥物的搭配都能起到不同的作用。黨參配黃芪,適合虛咳氣喘、易疲勞、抵抗力差......
  • 一、天麻富含天麻素、香莢藍素、抗白質、氨基酸、微量元素,其性辛溫、無毒,有抗氣絕、抗風濕、鎮(zhèn)靜、鎮(zhèn)痙、鎮(zhèn)痛、補虛、平肝吸風的功效,功能主治平肝吸風止痙。用于頭痛、眩暈、肢體麻木、抽搐、破傷風、頭昏眼花、神經衰弱、風寒失痹、小兒經風等癥。臨床......
  • 它健脾主要是對于脾陰不足和胃火比較旺的人,另外對于慢性腹瀉、慢性胃腸功能不好,它還有健脾止瀉的作用。除了健脾,山藥對一些肺氣虛、肺陰虛也有幫助,通??梢杂没瓷酱钆渖徸印俸?、玉竹來作為食療清補。除了這些,山藥還有一個很重要的作用就是滋養(yǎng)腎陰......
  • 一、可以清熱解毒,甘草在中藥里有調和百藥的作用,就是很多有毒的藥物,吃的時候可以加以甘草來緩解毒性。二、清熱,它可以祛痰止咳,像甘草合劑就是以甘草為主來提取的一些有效成分。三、緩急止痛,緩急止痛是針對一些肌肉痙攣性的疼痛,《芍藥甘草湯》就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