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陳舊與鮮活的“六經(jīng)”語辭

    羅根?!√旖蛑嗅t(yī)藥大學

    “六經(jīng)”產(chǎn)生于遙遠的時代,“六經(jīng)皆史”,(章學誠語)記錄著當時社會由奴隸制向封建社會轉(zhuǎn)型時期的社會各個方面。歷史走到今天,“六經(jīng)”的一些詞匯陳舊了,過時了。如沒有人再用“噬臍”比喻后悔莫及(見吳師機《理瀹駢文》二則(二)“一藥之誤,每欲噬臍?!笔赡氁辉~語出《春秋左氏傳·莊公六年》)。今天也沒有人把“辨脈”寫成“平脈”。(見張仲景《傷寒論》序。“并平脈辨證,為《傷寒雜病論》,合十六卷?!逼矫},即“辨脈”,平通“辨”。語出《尚書·堯典》:“平章百姓?!崩钯t注時引鄭玄說,“辨,別也。”孔疏,“平,辨義通。”)同樣,今天也沒有人用“尋尺”表示很短的距離。(見柳宗元《與崔連州論石鐘乳書》:“石之精粗疏密,尋尺特異?!薄皩こ摺币辉~語出《詩經(jīng)·魯頌·閟宮》“是斷是度,是尋是尺?!编嵭{:“八尺曰尋”。)但還有一些“六經(jīng)”語句,或由于比較客觀地反映了事物的本質(zhì),或自然地反映了一些客觀規(guī)律,符合時代發(fā)展的需要而被保留了下來,雖屬古語詞,但至今還很鮮活,在許多人的口頭上流傳,這就必然也會反映到醫(yī)古文中來,象彬彬(有禮)(見顧景星《李時珍傳》“李公份份,樂道遺榮?!狈莘荩础氨虮颉?。語出《論語·雍也》:“文質(zhì)彬彬,然后君子”),外強中干(見宋濂《增醫(yī)師葛某序》,“外強中干,禍作福極?!薄巴鈴娭懈伞币辉~語出《春秋左氏傳·僖公十五年》),諄諄(教導)(見朱震亨《不治已病治未病論》:“諄諄然以養(yǎng)生為急務者”?!罢佌仭币辉~語出《詩經(jīng)·大雅·抑》:“誨爾諄諄,聽我藐藐”。諄諄,教導不倦貌),觸類(旁通)(見汪昂《醫(yī)方集解》序:“方之祖,始于仲景,后人觸類擴而充之”?!坝|類”一詞,語出《易·系辭上》“觸類而長之”),此外還有很多,都可以從“六經(jīng)”中找到語源。

    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它與思維有密切的聯(lián)系,是思維的工具,也是思想的外殼。語言的延續(xù),就是思想的延續(xù),人類智慧的延續(xù)。一些鮮活的“六經(jīng)”語言仍在今日之傳承,給今天生活增加了歷史厚重感,豐富了今日生活之文化內(nèi)容,才使我們感到我們的民族蘊藏多么豐厚的文化遺產(chǎn),這種感受應與對中醫(yī)藥學的感受是一致的,這恐怕也是學習醫(yī)古文的另一種價值吧。

    醫(yī)古文中所引用“六經(jīng)”語句,無論是過于陳舊,今人已不再使用,還是現(xiàn)如今仍在流行,朗朗上口,仍然“鮮活”,但都屬于古語詞之范疇,既然它屬于詞類里的一個品種,且又確實存在于醫(yī)學文獻之中,為了讀懂中醫(yī)文獻就一定要攻克它,因為繼承、創(chuàng)新、化腐朽為神奇是我們這一代新中醫(yī)學子們的光榮使命

更多中藥材
  • 現(xiàn)在很多人都喜歡在外面的零食小攤上面吃很多的一些不是特別健康的食物,雖然知道它們或許對身體沒有什么益處,但是卻管不住自己的嘴巴;那么,長期持續(xù),就會出現(xiàn)一些慢性腹瀉或者是便秘的癥狀,所以大家也許對番瀉葉并不會陌生;那么,番瀉葉的功效與禁忌是......
  • 牽牛子就是牽牛花,到了夏天隨處可見。牽牛子一般有紫色的,粉紅色的,白色的,顏色極為艷麗,特別好看;牽牛子像一個小喇叭,樣子也很特別;其實牽牛子不僅僅能夠作為花卉來觀賞,也可以用作中藥來治病呢,主要用來除去肚子里的寄生蟲,因為牽牛子的味道有花......
  • 牽牛子又名黑丑、白丑、二丑、喇叭花,牽牛子為旋花科植物圓葉牽牛的種子,牽牛子有瀉水通便、消痰滌飲、殺蟲攻積的功效,牽牛子主治水腫脹滿、二便不通、痰飲積聚、氣逆喘咳、蟲積腹痛,孕婦及氣虛脾虛者忌服牽牛子。藥物名稱:牽牛子別名:黑丑、白丑、二丑......
  • 手脫皮是怎么回事呢,對這個問題也是很多人不太了解的,對人體有這樣現(xiàn)象的時候,如果是輕微的,保持肌膚干燥就可以進行改善,那要是嚴重的話,也是需要及時進行治療,使得疾病得到改善,讓手脫皮變得不在那么嚴重,而且不會引發(fā)出其他皮膚疾病,使得身體可以......
  • 食物在生活中很常見到,不同的食物對人體幫助上,也是有著很大區(qū)別,因此對食物選擇上,也是要注意不能隨意進行,那提高性能力的食物都有什么呢,對這個也是很多人不太清楚的,這類食物在選擇上,也是不能隨意的進行,尤其是對男性,更是要注意對食物的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