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運用中醫(yī)五行學說治心身疾病

    周旭文 浙江中醫(yī)藥大學附屬第二醫(yī)院

    中醫(yī)學中的“五行學說”,將人體的各種組織和功能,歸結(jié)為以“五臟”為中心的五個生理病理系統(tǒng),配對五行;將人體的各種情志和表象,歸結(jié)為以“五志”為特征的五種情志變化,配對五行。“五行”與“五臟”、“五志”之間存在著相互資生相互制約的密切關(guān)系。當五行不能維持正常的相生相克生理平衡狀態(tài)時,生克關(guān)系即轉(zhuǎn)為乘(乘虛侵襲,克制太過)侮(被克強勢,反欺侮主)關(guān)系,產(chǎn)生相應的關(guān)聯(lián)性病變。筆者將“五行學說”運用于心身疾病的治療,通過調(diào)理情志、巧妙配伍用藥,促進了心身疾病的康復。

    案1滋水涵木治驚恐傷腎,母子同病

    王老太,69歲,因頭痛、眩暈、心煩乏力1周由女兒陪同來院就診?;颊?個月前因車禍致頭部外傷,有一過性昏迷史,受驚恐慌、頭暈耳鳴,腰膝酸軟,盜汗,不敢上街,談車色變。出示當時CT報告未見明顯出血灶,建議復查CT被拒絕。脈細澀尺弱,舌紅苔剝。診得血壓146/90mmHg,口服絡活喜,查血脂、血黏度略超臨界值。西醫(yī)診斷為腦外傷綜合征、緊張性頭痛、高血壓。中醫(yī)辨證屬眩暈、頭痛之肝腎陰虛、肝陽上亢型。擬用滋水涵木法,通過滋養(yǎng)腎陰以養(yǎng)肝陰,柔肝疏肝,平肝潛陽,熄風通絡,防止腦卒中發(fā)生。選《丹溪心法》之大補陰丸加平肝熄風藥:炒黃柏、炒知母、山茱萸、丹皮、白芍、天麻、白蒺藜、川牛膝、鉤藤各12克,熟地、生地、懷山藥、益母草各15克。水煎服,日1劑。囑其安心靜養(yǎng),清淡飲食,避免精神緊張刺激。

    守該法隨證加減服藥共4周,患者頭痛、眩暈解除,情緒穩(wěn)定,已能獨自來院就診和出門買菜購物,見車也不再恐懼。后予全天麻膠囊和六味地黃丸鞏固療效。

    按:本案病機為外傷致腦竅失養(yǎng),且驚恐傷腎,日久腎陰不足以滋養(yǎng)肝木,肝失疏泄常見情緒波動,煩躁易怒;肝陰不足,以致肝陽上亢,致肝風上擾出現(xiàn)頭暈。腎在五行屬水,在志為恐;肝屬木,在志為怒,其性條達,惡抑郁。故此案為“水不涵木”之證,滋水涵木,肝腎母子同治,標本兼顧比單純平肝熄風法效果要好。

    案2抑木扶土治惱怒傷肝,木旺乘土

    周女士,61歲,家屬陪同就診,代訴“抑郁癥伴慢性腹瀉3年余”。問診緣于家中失竊后怒氣頓生,終日憤世怨言,致家人畏懼避煩,逐漸孤獨寡言,情緒低落,自語晦氣,然觸景即心煩易怒。證見面色萎黃,脅腹作脹,腸鳴腹痛即大便泄瀉,瀉后痛緩,日行2~3次,納差,唇舌質(zhì)淡,舌邊齒痕,苔薄白,脈弦細。查肝功能、血脂、血糖、甲狀腺功能測定均正常,血壓120/68mmHg。擬查大便常規(guī),患者拒絕。西醫(yī)診斷為“腸易激綜合征、輕度抑郁”。中醫(yī)診斷為“郁證,腹瀉”,治以疏肝法抑強為主,健脾法扶弱為輔,擬用柴胡疏肝散合痛瀉要方加減:白術(shù)30克,白芍、防風各20克,陳皮、柴胡、香附、當歸、川芎、大棗各12克,甘草10克。水煎服,日1劑。

    服用2周后,腹痛、腹瀉明顯緩解,胃納轉(zhuǎn)佳。守此法隨證加減,連續(xù)服藥6周,腹痛腹瀉未再發(fā)作,面容氣色唇舌轉(zhuǎn)紅潤,脈緩,自訴“都好了,不想吃中藥了”。家屬也反映未見其發(fā)怒或脾氣急躁。

    按:五行中的肝木“在志為怒”,故怒最易傷肝?!捌偻痢保霸谥緸樗肌?,其性升發(fā)而惡濕壅,有化生氣血的功能。常態(tài)下應為“木克土”,肝木條達以疏泄脾土之壅塞。此案患者由于郁怒傷肝,肝失疏泄條達,肝氣郁結(jié)日久橫逆,導致乘脾犯胃,出現(xiàn)肝脾不調(diào),肝胃不和的癥狀,影響脾(胃)的受納、消化、運送營養(yǎng)精微的功能,亦稱為“木旺乘土”、“木不疏土”。采用“抑木扶土”法,較之一味地使用健脾止瀉藥療效好。

    案3佐金平木治悲憂傷肺,木火刑金

    張女士,55歲,3年前丈夫車禍去世悲泣不已,后常身體不適看病,診斷為更年期綜合征;近一周性情焦慮,口苦脅脹,潮熱頰赤,伴咳嗽陣作,少痰,日重夜輕,發(fā)現(xiàn)2次咳痰帶血絲,服抗菌素無效轉(zhuǎn)看中醫(yī)。診見舌紅,苔薄黃,脈弦數(shù)。予胸片DR檢查,提示未見明顯病變,結(jié)合臨床。血壓130/86mmHg。西醫(yī)診斷為神經(jīng)性咳嗽;中醫(yī)診斷為咳血、郁證。治以瀉肝清肺寧絡法,選擬《丹溪心法》中的咳血方加減:梔子、黃芩、丹皮各12克,青蒿20克,瓜蔞仁、海浮石各12克,黛蛤散12克,訶子10克。水煎服,日1劑。同時予以心理疏導。

    服藥1周復診,口苦、脅脹、咳血已除,咳嗽略減。改用佐金抑木法,治擬《通俗傷寒論》之桑丹瀉白湯,以維持金木相克生理狀態(tài)。黃芩、地骨皮、桑白皮、冬桑葉、浙貝、黛蛤散各12克,丹皮、竹茹各10克,7劑后又隨證加減續(xù)服2周,未再復診,電話隨訪自訴無咳嗽,無潮熱感,心情也好轉(zhuǎn)。

    按:肺屬金,金性清肅,在志為悲。五臟相克規(guī)律應為金克木,肺氣肅降以克制肝陽之上亢。但肝火太旺,反欺侮主,轉(zhuǎn)為木火刑金。又因肺居上焦,其性以肅降為順;肝居下焦,肝膽同居,以疏泄條達升發(fā)為順。故木火刑金常見一些氣機紊亂的證候。本案病機為肝經(jīng)郁熱化火上逆,影響肺氣清肅,咳傷肺絡,為木火刑金,所以此證重在治肝,目的是抑制肝旺太過,恢復金克木的平衡狀態(tài)。

更多中藥材
  • 這個患者呢,是一個錢先生,30歲,年齡不大,但就覺得自己得心臟病了,像我剛才講的問題,心臟病所有的表現(xiàn)都有,哎,胸悶,胸疼,疼的不得了,覺得是心梗,然后心慌,心悸,心跳非??欤缓笥袨l死感,有一天晚上就覺得,哎,我就疼的不行了,心跳也快,我......
  • 這個病案,是一位周女士40歲年齡,但是在辦公室工作,其實也是日曬不著,雨淋不著,本身皮膚保養(yǎng)挺好的,人氣質(zhì)啊,面貌各方面都很好,但是忽然這幾年就臉上開始長這黃褐斑了,大片大片的這種斑,就非??鄲?,這個斑怎么來的,本來挺漂亮一個女士,就一下檢......
  • 濕疹呢,比較痛苦,出水啊,又癢啊,大面積長了之后,整個臉上頭上都是,看起來也不好看,最大的問題在哪兒?反復發(fā)作,尤其是在夏天啊,為什么呢?因為夏天濕重,什么叫濕疹?濕邪浸淫皮膚,今天呢,我就給大家講一個關(guān)于濕疹方面的病例。這個患者呢,楊先生......
  • 經(jīng)絡中醫(yī)來講是整個身體氣運行的一個通道,而且它對人體作用的確非常大,因為我們中醫(yī)講說人這個臟腑之間互為表里,比如說肺和大腸相為表里,心與小腸為表里,脾與胃為表里,這表里怎么實現(xiàn)呢?它怎么連接的?實際上就是通過經(jīng)絡進行連接,就研究咱們這個中醫(yī)......
  • 柴胡、味辛、苦,性微寒。歸肝、膽、肺經(jīng)。和解表里,疏肝解郁,升陽舉陷,退熱截虐。采收加工除去雜質(zhì)和殘莖,洗凈,潤透,切厚片,干燥。藥材性狀:跟較細,圓錐形,表面紅棕色或黑棕色,靠近跟頭處多具細密環(huán)紋,質(zhì)稍軟,易折斷,斷面裂平坦,不顯纖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