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半表半里最初出現于《傷寒論》

    馮世綸 胡希恕名家研究室

    對于半表半里是誰先提出、最早見于何處?歷來爭議不斷,多數人認為是成無己先提出,理由是《傷寒論》記載是“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而成無己才明確提出“半表半里”。即“半在里半在外”,和“半表半里”不是同一詞義。但也有的人提出成無己所稱半表半里是錯誤的:“張仲景本無半表半里證之說,《傷寒論》第148條有‘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一句,成無己《注解傷寒論》提出了半表半里一語,實為誤解?!彼蓪目甲C結論明確指出:“東洋醫(yī)學將外和表,經常作為具有同樣意義的詞語被使用,而且‘內’、‘中’、‘里’亦同樣被看作同義詞。文獻表明,主持校正的林億等,幾乎不加區(qū)別地將此類詞語皆作為同義詞處理?!币虼?,松岡的考證說明了《傷寒論》第148條所記載的“半在里半在外也”即是半表半里之意,即半表半里最初出現于《傷寒論》。當然,半表半里是否出現于《傷寒論》更要看《傷寒論》的主要內容。

    首先要明確,《傷寒論》的主要理論、基礎理論是八綱,即寒、熱、虛、實、陰、陽、表、里八者,前寒、熱、虛、實、陰、陽六者,標明了疾病的病情病性;后表、里二者,標明了疾病的病位。一些考證資料說明,如《漢書·藝文志·方技略》記載:“經方者,本草石之寒溫,量疾病之淺深?!睖\深亦是表里、外內的同義詞,即漢以前用八綱辨證,病位概念只有表和里,尚沒有六經辨證理論。經方應用方證對應理論的發(fā)展,至漢代產生了六經辨證理論體系,因此,胡希恕先生明確提出:“《傷寒論》的六經來自八綱。”反復讀《傷寒論》可知,半表半里是產生六經的關鍵。考證《本經》、《漢書·藝文志》、《傷寒論》可見確切軌跡。半表半里概念仍是八綱病位概念,是表和里的衍生概念,產生于《傷寒論》,如第97條:“血弱,氣盡,腠理開,邪氣因入,與正氣相搏,結于脅下?!笔钦f病不在表,往里傳,但不是里;第147條:“傷寒五六日,已發(fā)汗而復下之,胸脅滿,(陽)微結,小便不利,渴而不嘔,但頭汗出,往來寒熱,心煩者,此為未解也,柴胡桂枝干姜湯主之。”發(fā)汗表當解,攻下里當解,這里的“此為未解也”是說傷寒表證,治用發(fā)汗,表證當解,病不愈入里,用下法治療里證當解,即病已無表證和里證,今“此為未解也”,已注意到證不解不在表、不在里,在哪里呢?經過歷代經方家不斷臨床觀察、不斷總結經驗,終于認識到人體患病后,疾病所出現的病位,不但有在表者,有在里者,還有很多在兩者之間者,即半表半里者,此即記載于第148條:“傷寒五六日,頭汗出,微惡寒,手足冷,心下滿,口不欲食,大便硬,脈細者,此為陽微結。必有表,復有里也……此為半在里半在外也?!奔凑J識到具有這些特點的證其病位為半表半里。

    本來外和表,內、中、里是同義詞,半在里半在外與半表半里同義,實指半表半里,但為什么歷來一些人不認為有半表半里呢?原因是如果以《內經》的六經釋《傷寒論》,那么半表半里的概念是模糊的、混亂不清的,或根本不存在。如以六經來自八綱讀《傷寒論》,則很容易看到《傷寒論》中有許多半表半里的條文、內容。仔細讀這些條文,可知漢代經方家從應用方證對應實踐中,先認識到病在表不解,多傳于里,漸漸又認識到病在表不解,尚有不少者由表傳于半表半里者,這是與漢前的經方家認識的主要不同,即漢前《神農本草經》、《湯液經法》的病位概念只有表和里,發(fā)展至東漢,由于應用方證對應的經驗而體會到病位還有半表半里者。

    關于半表半里出現在何時、誰先提出的問題,松岡的考證已很明確:盡在《傷寒論》中。有關于此,楊紹伊以特殊考證認為《湯液經法》原書已失傳,但它的內容卻一字無遺地保存于《傷寒論》中,因此他于1948年出版的《伊尹湯液經》一書,分列了《湯液經法》原文和張仲景及其弟子論廣加入的條文,凡屬《湯液經法》原文者頂格寫,凡屬張仲景親自加入的條文低一格寫,凡屬張仲景弟子加入的條文低兩格寫。雖然他這種考證方法有待商榷,同時從全書的內容看,楊紹伊對半表半里認識并不明確,但正因為如此,則更客觀說明了有關半表半里的條文皆列屬于仲景及其弟子加入,如第265條:“傷寒脈弦細、頭痛發(fā)熱者,屬少陽。少陽不可發(fā)汗,發(fā)汗則譫語,此屬胃,胃和則愈,胃不和煩而悸?!钡?69條“傷寒六七日,無大熱,其人躁煩者,此為陽去入陰故也”及前述第147條和第148條等皆屬仲景加入條文。而第97條等條文為仲景弟子加入條文。從中可看出:以上有關半表半里諸條文,在漢前的《湯液經法》中尚無記載,恰是張仲景及其弟子論廣后加入的(《解讀伊尹湯液經》),而且詳細記載了半表半里的證候特點,以及半表半里的治療原則和具體方證。

更多中藥材
  • 三七粉是日常生活當中比較常見的一種保健類藥物,又被稱之為“金不換”。在《本草綱目》中,三七是上品,可以長期久服,達到延年益壽的效果。自古以來有“人參補氣第一,三七活血第一”的說法。正所謂人紅是非多,如今關于三七粉容易傷肝的說法也是越來越多,......
  • 夏天可以吃到很多時令的水果,這是非常幸福的一件事情,在這個季節(jié),雨水充沛,水果香甜多汁。在南方的夏天,還有一種獨特的水果,基本上見不到,那就是黃皮果。尤其是在每年的六七月份,正是吃黃皮果的好季節(jié),荔枝吃多了容易造成肝火旺盛而且糖分高,所以不......
  • 肝臟是人體最重要的內臟之一,它是我們消化、吸收、代謝、排泄、免疫等生理功能的基礎。而現代人的生活節(jié)奏加快,飲食不規(guī)律、睡眠不足等問題,使得肝臟的健康逐漸受到損害。那么,如何保護我們的肝臟呢?李可老中醫(yī)告訴我們,多吃這4種東西,可以增強體質,......
  • 石斛有很多品種,霍山石斛就是其中養(yǎng)生價值較高的一種,又因為它的產量少而更顯珍貴。因此,不少人也都有食用霍山石斛養(yǎng)生的習慣;但是并不是所有人都適合食用霍山石斛的。那么,哪些人不宜吃霍山石斛呢?接下來就讓斛村長的小編帶著大家來一起了解一下吧!不......
  • 石斛粉一般是將石斛干條或楓斗研磨制成的細粉,通過研磨后的石斛粉1細胞被打破了,但不會影響它的營養(yǎng)物質和養(yǎng)生功效,而且食用起來更加方便,入口即化,有利于我們身體充分吸收它的營養(yǎng)。那么,石斛粉的功效與作用的功能是什么呢?接下來就讓斛村長的小編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