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瀉黃散

    《小兒藥證直訣》卷下:瀉黃散別名

    瀉脾散(《小兒藥證直訣》卷下)。

    處方

    藿香葉21克 山梔子仁3克 石膏15克 甘草90克 防風120克(去蘆,切,焙)

    制法

    上銼,同酒、蜜微炒香,為細末。

    功能主治

    瀉脾胃伏火。治脾胃伏火,口燥唇干,口瘡口臭,煩渴易饑;或小兒身涼身黃睛黃,疳熱口臭唇焦,泄瀉黃沫,脾熱口甜,胃熱口苦,不吮乳;小兒弄舌。

    用法用量

    每服3~6克,用水200毫升,煎至100毫升,溫服清汁,不拘時。

    備注

    方中石膏、山梔瀉脾胃積熱為君;防風疏散脾經(jīng)伏火為臣;藿香葉芳香醒脾為佐;甘草瀉火和中為使。配合成方,共奏瀉脾胃伏火之功。

    摘錄《小兒藥證直訣》卷下宋·《小兒藥證直訣》:瀉黃散組成

    藿香葉七錢(5克)、山梔仁一錢(3克)、石膏五錢(5克)、甘草三兩(9克)、防風四兩(12克)。

    用法

    上藥銼,同蜜、酒微炒香,為細末。每服一至二錢(3~6克),水一盞,煎至五分,溫服清汁,無時。

    功效

    瀉脾胃伏火。

    主治

    主治脾胃伏火,口瘡口臭,煩褐易饑,口燥唇干,舌紅脈數(shù),以及脾熱弄舌等。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脂溢性皮炎、口腔潰瘍、過敏性紫癜、手足口病、小兒厭食癥等病癥。

    1.脂溢性皮炎:以瀉黃散加味治療40例,與口服維生素B?、維生素B?治療40例對照。療程為4周,以皮損的消退判斷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治愈23例,好轉(zhuǎn)15例,未愈3例,總有效率達92.68%;對照組治愈9例,好轉(zhuǎn)20例,未愈11例,總有效率為72.50%。兩組比較差異具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浙江中醫(yī)雜志》2007年第8期)

    2.口腔潰瘍:以本方加味治療口腔潰瘍47例,療程為7日,以潰瘍面的愈合及臨床癥狀的改善評價療效。結(jié)果:治愈32例,有效13例,無效2例,總有效率95.7%。(《實用中醫(yī)藥雜志》2012年第1期)

    3.過敏性紫癜:治療組40例予瀉黃散為主的中藥治療,對照組27例,中藥治療辨證屬實證用犀角地黃湯加味,虛證運用歸脾湯加味:以皮膚紫癜、關(guān)節(jié)腫痛、腹痛便血等為療效評價標準。結(jié)果:治療組痊愈16例,占40%;有效20例,占50%;無效4例,占10%;總有效率為90%。對照組27例,痊愈6例,占22.12%;有效i2例,占44.14%;無效9例,占33.14%。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四川中醫(yī)》2003年第2期)

    4.手足口?。阂员痉郊游吨委?6例,與利巴韋林與維生素C治療24例對照。療程為3日,以體溫及皮疹的改善等癥狀判走療效:結(jié)果:總有效率治療組91.7%,對照組79.2%,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新中醫(yī)》2007年第9期)

    5.小兒厭食癥:100例濕熱內(nèi)結(jié)型者患者隨機分為治療組和對照組各50例,治療組以瀉黃散加減治療,對照組單純口服鋅劑:療程為1個月,以適量的增加判斷療效。結(jié)果:治療組痊愈16例(32.0%),顯效27例(54.01),有效5例(10.0%),無效2例(4.o%);對照組治愈6例(12.0%),顯效21例(42.0%),有效20例(40%),無效3例(6%)。兩組比較差異有統(tǒng)計學(xué)意義。(《四川中醫(yī)》2009年第4期)

    方解

    本方證是由脾胃伏火熏蒸于上所致,方用生石膏入脾經(jīng)清解伏火;梔子清熱利尿除煩;防風疏散脾中伏火,又能于土中瀉木;藿香理氣和中,化濕醒脾,與防風配伍,振復(fù)脾胃之氣機;甘草和中瀉火,可緩調(diào)中上二焦,使瀉脾而無傷脾。全方共奏瀉脾胃伏火之功。

    現(xiàn)代研究

    瀉黃散的動物實驗研究表明具有一定的抗炎及抑制毛細血管通透性作用。

    方歌

    瀉黃甘草與防風,石膏梔子藿香充,炒香蜜酒調(diào)和服,胃熱口瘡并風功。

    摘錄宋·《小兒藥證直訣》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五倍子4錢,雄黃2錢,乳香3錢,角針2錢,全蝎2錢,蜈蚣2條,麝香1分,梅片1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提毒化毒。主一切疽毒。用法用量摻瘡頂上,小膏藥蓋之;或攤貼之。摘錄《青囊秘傳》......
  • 處方麝香3分,川山甲(炙)1兩,蜈蚣(炙,去頭足)3錢,土狗(炙)5錢,地龍(去上,炙)5錢,番木鱉(酥炙)5錢,金鼎砒5錢,雄黃5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風癱爛敗癥。用法用量八將追魂丹,三厘散。退藥:乳香、沒藥、血竭、朱砂、當歸、元參、......
  • 處方芍藥2兩,梔子2兩,柴胡1兩6銖,升麻2兩半,黃芩2兩半,黃連2兩半,竹葉(切)1升半,桔梗1兩半,細辛15銖,知母2兩,大黃2兩(1本有枳實、杏仁各1兩半,無桔梗、黃連)。功能主治8歲以上兒,熱結(jié)痰實,不能食,自下。用法用量上(口父)......
  • 別名虎骨散、大效虎骨散處方虎骨(酥炙)、敗龜(炙)、當歸、官桂(去皮)、地龍(去皮)、牛膝(去苗)、漏蘆、威靈仙、自然銅(燒,醋炙,淬)、玄胡索各等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血風遍疰疼痛,丈夫筋骨疼,及打撲損傷疼痛甚者。用法用量虎骨散(《圣......
  • 處方附子(炮裂,去皮臍)1斤,牛膝(酒浸,切,焙)1斤,天麻(酒浸,焙)1斤,當歸(切,焙)1斤,烏頭(炮裂,去皮臍)1斤,白附子(炮)1斤,烏藥1斤,五靈脂1斤。制法上為末,蒸木瓜與酒入藥1處,杵1000-2000下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