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五神湯

    《辨證錄》卷十三:五神湯處方

    茯苓30克 車前子30克 金銀花90克 牛膝15克 紫花地丁30克

    功能主治

    治多骨癰。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辨證錄》卷十三《惠直堂經(jīng)驗(yàn)方》:五神湯處方

    荊芥 蘇葉 生姜各10克茶葉6克 紅糖30克

    制法

    將荊芥、蘇葉洗凈,與茶葉、生姜一并放文火上煎沸,加紅糖溶化即成。

    功能主治

    發(fā)汗解表。適用于風(fēng)寒感冒。

    用法用量

    隨量服。

    摘錄《惠直堂經(jīng)驗(yàn)方》清·《洞天奧旨》:五神湯組成

    金銀花、紫花地丁、茯苓、車前子、牛膝(原書無劑量)。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清熱解毒,分利濕熱。

    主治

    主治委中毒,焮痛色赤,屬濕熱凝結(jié)者。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肛竇炎、下肢丹毒等病癥。

    1.肛竇炎:以五神湯治療24例,以癥狀及體征的消失判斷療效。結(jié)果:24例中,經(jīng)服藥3~10劑,治愈22例,其余2例服藥后好轉(zhuǎn),配合西藥青霉素、甲硝唑靜脈點(diǎn)滴,而獲痊愈。(《福建中醫(yī)雜志》1997年第6期)

    2.下肢丹毒:以五神湯配合黃連膏外敷治療本病1例,經(jīng)2個(gè)月治療后,患者痊愈。(《湖北中醫(yī)雜志》2008年第11期)

    方解

    本方原為治骨癰而設(shè),金銀花性甘寒,清熱解毒、透散表邪;紫花地丁苦辛,清熱解毒,消癰涼血;茯苓性平味甘淡,利水滲濕,健脾益氣;車前子性甘寒,利水清下焦?jié)駸?;川牛膝性味苦酸平,活血祛瘀,利尿通淋,又性善下行,能?dǎo)熱下泄,引血下行。五藥合用,使?jié)駸崆澹拘办?,?jīng)絡(luò)通,癰腫退。

    方歌

    五神湯治癤瘡疔,車前牛膝云茯苓,銀花地丁相為配,紅腫疼痛濕熱病。

    摘錄清·《洞天奧旨》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白茯苓、半夏、甘草梢、澤瀉、車前、土牛膝、萆薢。功能主治胃中濕熱下流,傷于氣分,而發(fā)膏淋。摘錄《醫(yī)碥》卷七......
  • 處方金銀花1錢,知母1錢,花粉1錢,白芨1錢,法半夏1錢,穿山甲1錢,乳香1錢半(制),皂角刺1錢2分。功能主治瘡癥初起,紅腫高大者。用法用量用水、酒煎服,瘡在肚臍以上者,飯后服;瘡在肚臍以下者,飯前服。摘錄《外科十三方考》......
  • 處方黃丹、雄黃、龍骨八停(煅)、金腳信少許(研)。制法上為末,捏作餅子。功能主治疬瘡。用法用量方中黃丹、雄黃用量原缺。摘錄《普濟(jì)方》卷二九一......
  • 處方童便1鐘,白蜜2匙。功能主治瘴癘諸瘧,無問新久。用法用量共攪去白沫,頓服。取吐,碧綠痰出為妙,不然終不除。摘錄《松峰說疫》卷二......
  • 處方血見愁1兩,卷柏灰1兩,烏梅灰2兩,地榆灰2兩,蓮房灰2兩,荷葉灰2兩,榴皮灰2兩,五倍灰2兩,血余灰1兩,柏葉灰2兩,棕灰2兩,木耳灰1兩,槐花灰2兩,白蘞1兩,當(dāng)歸炭3兩,白芍1兩5錢,升麻1兩,白術(shù)2兩,生耆3兩,黨參3兩,椿根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