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葶藶子散

    《醫(yī)心方》卷十引《效驗(yàn)方》:葶藶子散處方

    藍(lán)葉3兩,大黃1兩半,葶藶子2兩(熬)。

    制法

    上為末。每服2方寸匕,食后酒送下。欲丸服,煉蜜為丸,如大豆大。

    功能主治

    大腹水腫。

    用法用量

    每日20丸。

    摘錄《醫(yī)心方》卷十引《效驗(yàn)方》方出《外臺(tái)》卷十引《崔氏方》,名見(jiàn)《普濟(jì)方》卷一六二:葶藶子散處方

    葶藶子3升(微炒)。

    制法

    上為散。以清酒5升漬之,春、夏3日,秋、冬7日。

    功能主治

    上氣咳嗽,長(zhǎng)引氣不得臥,或水腫,或遍身氣腫,或單面腫,或足腫。

    用法用量

    初服如胡桃許大,日3夜1。冬日2夜2,量其氣力,取微利為度。如患急困者,不得待日滿(mǎn),亦可以綿細(xì)絞即服。

    注意

    服藥唯須慎酒面、生冷、雞豬、魚(yú)肉。必須好瘥平復(fù),始可停藥。

    摘錄方出《外臺(tái)》卷十引《崔氏方》,名見(jiàn)《普濟(jì)方》卷一六二《圣惠》卷八十七:葶藶子散處方

    葶藶子1分(微炒),胡桐律1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小兒疳,蝕口及齒斷,宣露齒落,臭穢不可近。

    用法用量

    以臘月豬脂半兩調(diào)和,微煎為膏,用柳條箸子,以綿裹,微微揾藥,時(shí)時(shí)烙之。

    摘錄《圣惠》卷八十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大黃(煨)、木通、滑石末、車(chē)前子、山梔仁、甘草(生)、當(dāng)歸梢、生地黃、赤芍藥各等分。功能主治血痢,小便赤澀。用法用量上(口父)咀。水煎服。摘錄《保命歌括》卷二十二......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八正散處方大黃、瞿麥、扁蓄、車(chē)前子、木通、山梔子、甘草,各一錢(qián)?;ǘX(qián)),加木香(加一錢(qián).尤佳)。功能主治火證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燈心二十莖,煎至一鐘,不拘時(shí)溫服。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
  •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八正散處方大黃、瞿麥、扁蓄、車(chē)前子、木通、山梔子、甘草,各一錢(qián)?;ǘX(qián)),加木香(加一錢(qián).尤佳)。功能主治火證通治。用法用量上作一服,水二鐘,燈心二十莖,煎至一鐘,不拘時(shí)溫服。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
  • 處方車(chē)前子、瞿麥、萹蓄、滑石、山梔子(炒黑)、甘草梢、木通、大黃、木香。功能主治濕熱下注,少腹急,小便不通者。各家論述《醫(yī)方考》:濕熱下注,令人少腹急,則小便有可行之勢(shì)矣。而卒不通者,熱秘之也。陶隱居曰:通可以去滯,瀉可以去秘,滑可以去著。......
  • 《瘡瘍經(jīng)驗(yàn)全書(shū)》卷一:八正順氣散別名八正順氣湯處方厚樸、砂仁、半夏、陳皮、茯苓、青皮、桔梗、芍藥、枳殼、木香、玄參、鼠粘子、山梔仁。功能主治因食煎煿油膩等物,及飲酒太過(guò)而行房事,毒氣不能流行,聚結(jié)于喉根,至患喉腫。用法用量八正順氣湯(《喉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