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
冬青葉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 沉香75g 拳參75g 蓽茇50g 肉豆蔻50g 紅花50g 廣棗50g 方海50g
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澀。
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冬青葉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寬胸順氣,止嗽定喘。用于胸滿腹脹,頭昏浮腫,寒嗽痰喘。
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每丸重6g
密封。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本品系蒙古族驗方。
處方冬青葉150g 石榴25g 石膏75g 肉桂50g 豆蔻50g 木香50g 丁香50g 甘草50g 白葡萄干125g 沉香75g 拳參75g 蓽茇50g 肉豆蔻50g 紅花50g 廣棗50g 方海50g
性狀本品為棕褐色的大蜜丸;氣微香,味甘辛、微苦而澀。
炮制以上十六味,除白葡萄干外,其余冬青葉等十五味粉碎成粗粉,加白葡萄干,粉碎,烘干,再粉碎成細(xì)粉,過篩,混勻。每100g粉末加煉蜜110~130g制成大蜜丸,即得。
功能主治寬胸順氣,止嗽定喘。用于胸滿腹脹,頭昏浮腫,寒嗽痰喘。
用法用量口服,一次1丸,一日1~2次。
規(guī)格每丸重6g
貯藏密封。
摘錄《中國藥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