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青金散

    《圣濟(jì)總錄》卷一○四:青金散處方

    仙靈脾(取葉用)惡實(shí)(略炒)木通(銼)黃芩(去黑心)藁本(去土)晚蠶沙(炒)甘草(炙)各30克

    制法

    上藥七味,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治暴赤眼,隱澀疼痛,眵淚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6克,食后用砂糖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圣濟(jì)總錄》卷一○七:青金散處方

    青蒿花(三月三日采,陰干)

    制法

    上藥一味,搗羅為散。

    功能主治

    久服長生,明目。治五臟積熱,眼干澀難開。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空腹用井花水調(diào)下。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御藥院方》卷十:青金散處方

    龍腦 青黛 薄荷葉 盆消各3克 乳香0.3克

    制法

    上藥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清腦明目。治風(fēng)熱上攻,目睛疼痛。

    用法用量

    每用0.15克,鼻內(nèi)搐之。

    摘錄《御藥院方》卷十《儒門事親》卷十二:青金散處方

    芒消1.5克 青黛1.5克 乳香 沒藥各少許

    制法

    上藥為細(xì)末。

    功能主治

    治眼目暴赤腫痛,不能開,鼻息肉閉塞,頜面疼痛。

    用法用量

    鼻內(nèi)搐之。

    摘錄《儒門事親》卷十二《普濟(jì)方》卷三四六:青金散處方

    當(dāng)歸30克(焙)甘草15克(炒)沒藥 自然銅(醋淬)各90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婦人產(chǎn)后惡露不快,腰腹疼痛。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空腹時(shí)用熱醋調(diào)下。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四六《證治準(zhǔn)繩·幼科》卷三:青金散處方

    松香60克 真蛤粉15克 青黛7.5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小兒疥癬眉煉,或延及遍身瘙癢,或膿水淋漓,經(jīng)年不愈。

    用法用量

    用燭油調(diào)搽,或干摻之。

    摘錄《證治準(zhǔn)繩·幼科》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紫蘇葉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加蛤粉、神曲、蜘殼灰各等分,為末,以桃仁泥5錢,瓜蔞瓤1枚為丸。功能主治夏月無汗成久嗽病。用法用量本方原名半蘇散,與劑型不符,據(jù)《醫(yī)部全錄》改。摘錄《赤水玄珠》卷十一......
  • 處方神曲 半夏 豬苓各等分制法上藥研末,曲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燥濕利水。主濕熱下注,小便白濁。用法用量每服10~15克,溫開水送下。摘錄《醫(yī)學(xué)正傳》卷六......
  • 處方半夏 白茯苓 熟蒼術(shù) 厚樸 廣皮 甘草功能主治健脾燥濕,化痰消飲。主治濕氣傷脾,痰飲內(nèi)停,嘔吐清水,胸脘飽悶。用法用量水煎服。摘錄《癥因脈治》卷二......
  • 處方半夏15克 茯苓塊15克 川連3克 厚樸9克 通草24克功能主治燥濕利水。主治濕郁于脾,胸部痞滿,不饑不食。用法用量用水1.2升,煮通草成800毫升,再入余藥,煮成300毫升,分三次服。摘錄《溫病條辨》卷二......
  • 處方人參2錢,陳皮2錢,黃耆1錢5分,當(dāng)歸1錢5分,白術(shù)1錢5分,白芷1錢5分,川芎、茯苓、皂角刺、乳香、沒藥、金銀花、甘草節(jié)。功能主治癰瘍半陰半陽,似潰非潰,似腫非腫,此皆元?dú)馓撊?,失于補(bǔ)托所致。用法用量水、酒各半煎服。摘錄《瘍科選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