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木香散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木香散處方

    丁香、木香、當(dāng)歸(去蘆.洗.焙)、肉豆蔻仁(炮)、甘草,各二十兩;附子(去皮.臍.醋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十兩;藿香葉(洗.焙)四十兩,訶子皮十五兩。

    炮制

    上為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虛弱,內(nèi)挾風(fēng)冷,泄瀉注下,水谷不化,臍下?h,腹中雷鳴,胸膈痞悶,脅肋虛脹。及積寒久利,腸滑不禁,肢體羸困,不進(jìn)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一大錢,水一盞半,入生姜二片,棗一個,同煎至六分,溫服,空心,食前。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太平圣惠方》卷五:木香散處方

    木香15克 人參22.5克(去蘆頭)芎勞22.5克 青橘皮30克(湯浸,去白、瓤,焙)白術(shù)22.5克 肉桂30克(去皺皮)附子30克(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22.5克(銼,微炒)厚樸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熱)草豆蔻5枚(去皮)高良姜30克(銼)吳茱萸15克(湯浸七遍,焙干,微炒)

    制法

    上藥搗篩為散。

    功能主治

    治脾臟冷氣,攻心腹疼痛,或吐清水,不思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煎至200毫升,去滓,不計(jì)時候熱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太平圣惠方》卷五:木香散處方

    木香30克 肉豆蔻20克(去殼)人參30克(去蘆頭)附子60克(炮裂,去皮、臍)當(dāng)歸60克 (銼,微炒)干姜30克(炮裂,銼)甘草15克(炙微赤,銼)陳橘皮(湯浸,去白、瓤,焙)蒼術(shù)60克(銼,炒)吳茱萸15克(湯浸七遍,焙干,微炒)厚樸60克(去粗皮,涂生姜汁、炙令香熟)

    制法

    上藥搗篩為粗末。

    功能主治

    治脾臟虛冷,大腸泄痢,腹內(nèi)疼痛,四肢乏力、飲食少思。

    用法用量

    每服9克,以水300毫升,入棗2枚,煎至200毫升,去滓,空腹時稍熱服。

    摘錄《太平圣惠方》卷五《蘇沈良方》卷四:木香散處方

    木香 破故紙 高良姜 砂仁 厚撲(姜汁炙)各22.5克 赤芍藥 陳橘紅 肉桂 白術(shù)各15克 胡椒 吳茱萸(湯洗)各7.5克 肉豆蔻4枚 檳榔1個

    制法

    上藥為散。

    功能主治

    治水瀉冷痢。

    用法用量

    每服9克,用不經(jīng)水豬肝約120克,去筋膜,劈為薄片,層層摻藥,置鍋中,加漿水250毫升,醋10毫升煮肝熟,入鹽3克,蔥白3莖,生姜1小塊,同煎至水欲盡,空腹時冷食。

    摘錄《蘇沈良方》卷四《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木香散處方

    丁香 木香 當(dāng)歸(去蘆,洗,焙)肉豆蔻(炮)甘草(爁)各600克 附子(去皮、臍,酣煮,切片,焙干)赤石脂各300克 藿香葉(洗,焙)1.24千克 訶子皮450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治脾胃虛弱,內(nèi)挾風(fēng)冷,泄瀉注下,水谷不化,臍下疴痛,腹中雷鳴,胸脯痞悶,脅肋虛脹,及積寒久痢,腸滑不禁,肢體羸困,不進(jìn)飲食。

    用法用量

    每服3克,用水250毫升,入生姜2片,大棗1個,同煎至150毫升,空腹時溫服。

    摘錄《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卷六《普濟(jì)本事方》卷四:木香散處方

    木香15克(用黃連15,克,各銼,同炒)甘草30克(炙)罌粟殼15克(生姜15克,打碎同炒)

    制法

    上研細(xì)末,加麝香少許研勻。

    功能主治

    治諸痢。

    用法用量

    每次6克,用陳米飲送下。

    摘錄《普濟(jì)本事方》卷四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川烏5錢,白附子5錢(生用),大南星2錢,陳半夏2錢(生用)。制法上銼,以井花水拌濕,瓦器中浸之,日曬夜露,春5、夏3、秋7、冬10日,1日一換新水,日足,曬干為末。功能主治小兒急慢驚風(fēng),腹痛嘔瀉,胎驚夜啼,傷風(fēng)咳嗽等。用法用量以好大粒......
  • 處方荊芥穗、槐花、制枳殼、甘草各等分。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小兒因熱便血。用法用量蜜湯調(diào)服。摘錄《永類鈐方》卷二十一......
  • 處方白豆3兩,赤豆3兩,綠豆3兩(俱連殼,甘草煎汁浸1宿,曬、研),蟬蛻(去頭足,凈水飛)2兩,銀花2兩,元參2兩,生地2兩,荊芥穗3兩,生耆3兩,人中黃1兩5錢,歸身1兩。制法上為末,用胡荽1兩,酒浸1宿,煎汁為丸,如黍米大,辰砂5錢為衣......
  • 處方瀝青2斤半,威靈仙1兩,蓖麻子120枚(去殼,研),黃蠟2兩,乳香1兩(另研),沒藥1兩(另研),真麻油(夏)2兩(春秋3兩,冬4兩),木鱉子(去殼)28斤(切碎,研)。制法上先將瀝青同威靈仙下鍋熬化,以槐柳枝攪勻,須慢慢滴入水中,不粘......
  • 《痘疹金鏡錄》卷四:保嬰百補(bǔ)湯處方當(dāng)歸、芍藥、地黃、白術(shù)、人參、茯苓、山藥、甘草。功能主治調(diào)補(bǔ)氣血,資養(yǎng)脾胃。主痘疹9日漿足,無他癥。實(shí)熱血熱痘,8-9日無他癥。用法用量本方改為丸劑,各“保嬰百補(bǔ)丸”(見《痘學(xué)真?zhèn)鳌罚馓撟C,加黃耆1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