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金水六君煎

    《景岳全書》卷五十一:金水六君煎處方

    當歸6克 熟地9~15克 陳皮4.5克 半夏6克 茯苓6克 炙甘草3克

    功能主治

    養(yǎng)陰化痰。治肺腎虛寒,水泛為痰,或年邁陰虛,血氣不足,外受風(fēng)寒,咳嗽嘔惡,喘逆多痰。

    用法用量

    用水400毫升,加生姜3~7片,煎至280或320毫升,空腹時溫服。

    如大便不實而多濕者,去當歸,加山藥;如痰盛氣滯,胸脅不快者,加白芥子2.1~2.8克;如陰寒盛而嗽不愈者,加細辛1.5~2.1克;如兼表邪寒熱者,加柴胡3~6克。

    摘錄《景岳全書》卷五十一《一盤珠》卷四:金水六君煎處方

    熟地4錢,當歸4錢,白苓3錢,半夏、陳皮、甘草、核桃。

    功能主治

    夜咳不愈。

    用法用量

    方中半夏以下四藥用量原缺。

    摘錄《一盤珠》卷四明·《景岳全書》:金水六君煎組成

    當歸二錢(6克)、熟地黃半兩(15克)、陳皮二錢(6克)、半夏二餞(6克)、茯苓二錢(6克)、炙甘草一錢(3克)、生姜三至七片。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滋養(yǎng)肺腎,祛濕化痰。

    主治

    主治肺腎陰虛夾痰證,癥見咳嗽嘔惡,喘逆多痰,痰帶咸味,乏力腰酸,舌苔白潤,脈滑無力。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慢性阻塞性肺病等病癥。

    1.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應(yīng)用金水六君煎加味治療慢性支氣管炎遷延期(肺腎陰虛型)40例,與蜜煉川貝枇杷膏治療38例作對照,療程1個月。以咳嗽、咳痰、氣喘癥狀基本消失,肺部哮鳴音輕度者為臨床控制標準。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2. 50%,對照組76. 31%。(《中醫(yī)臨床研究》2012年第16期)

    2.慢性阻塞性肺?。簯?yīng)用加減金水六君煎治療慢性阻塞性肺病45例,與鹽酸班布特羅治療45例作對照,療程半年。以癥狀、體征消失,實驗室檢查明顯好轉(zhuǎn)為治愈標準。結(jié)果:治療組總有效率91.1%,對照組68.9%。(《中醫(yī)藥導(dǎo)報》2010年第5期)

    方解

    金水六君煎即二陳湯加熟地黃、當歸。方用熟地黃、當歸滋肺腎陰血以治本,二陳湯燥濕化痰以治標,標本兼治。方中熟地黃用量需據(jù)虛之輕重而加減,因熟地黃滋膩之性有礙祛痰,而半夏辛燥之行亦可傷陰,故二者用量以2:1左右為宜,使之滋補陰血而無助濕之弊,燥濕化痰又無傷陰之嫌。

    現(xiàn)代研究

    臨床報道也見于肺炎、梅尼埃病、骨折遲緩愈合、口腔潰瘍、小兒痰濕型久咳、夜咳、慢性肺心病繼發(fā)感染等病癥?,F(xiàn)代實驗研究表明,金水六君煎可促進支氣管纖毛運動和排痰,抗氧化、減輕肺組織的氧化損傷,抗感染、抗疲勞,提高淋巴細胞的吞噬率,抑制性T淋巴細胞的數(shù)量和活性,提高血清白介素(IL)-2水平,具有免疫調(diào)節(jié)作用,并能改善肺通氣功能。

    方歌

    金水六君用二陳,茯草熟地與歸身,滋養(yǎng)肺腎祛濕痰,肺腎陰虛濕痰盛。

    摘錄明·《景岳全書》
更多中藥材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八珍丹處方甘草(炒)、天麻(去蘆)、朱砂(研飛)、天南星(牛膽制),各五兩;牛黃(研)一分,膩粉(研)、雄黃(飛),各一兩一分;天漿子(微炒)三百五十個,銀箔七十片(為衣)。炮制上為細末,入研藥勻,煉蜜為圓,如豌豆......
  • 處方人參1錢,白術(shù)(蜜炙)1錢,茯苓1錢,熟地黃1錢,當歸1錢,白芍1錢,川芎1錢,香附(制)1錢,砂仁(炒,去殼)5分,炙甘草5分。功能主治養(yǎng)胎。主用法用量加生姜3片,大棗2枚,水煎服。摘錄《葉氏女科》卷二......
  • 處方上炙耆3兩,大生地3兩,白術(shù)3兩,丹參3兩,當歸1兩5錢,陳阿膠1兩5錢,茯神1兩5錢,云茯苓1兩5錢,白芍1兩5錢,遠志8錢,川芎1兩,炙草5錢。制法上藥各為末,杜仲10兩熬膏,和煉蜜為丸。功能主治月候不調(diào);赤白帶下,皮寒骨熱,肢體倦......
  • 處方川芎1錢,全當歸(醋炒)3錢,赤芍1錢5分,熟地4錢,人參3錢,云茯苓3錢,冬術(shù)(土炒)3錢,炙甘草6分,廣陳皮1錢,桃仁泥3錢,新絳1錢,蘇木1錢5分,五靈脂3錢,上桂心5分,延胡索1錢5分。功能主治產(chǎn)后房勞,月份已多,氣血大傷。用法......
  • 處方人參8分,白術(shù)1錢,茯苓8分,甘草(炙)8分,當歸1錢,熟地黃8分,川芎8分,白芍8分,木通8分,牛蒡子8分。功能主治補中利水。主痘瘡至11-12日,貫漿已滿,熱毒解散,收靨時而痘數(shù)日不焦者。摘錄《醫(yī)林纂要》卷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