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椒梅湯

    《萬病回春》卷五:椒梅湯處方

    烏梅 花椒 檳榔 枳實 木香(另研)香附 砂仁 川楝子(去核)肉桂 厚樸 干姜 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藥研為粗末。

    功能主治

    殺蟲止痛。治蟲痛,時痛時止,面白唇紅,舌有白點。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萬病回春》卷五《溫病條辨》卷三:椒梅湯處方

    黃連6克 黃芩6克 干姜6克 白芍(生)9克 川椒(炒黑)9克 烏梅(去核)9克 人參6克 枳實4.5克 半夏6克

    功能主治

    驅(qū)蛔,祛暑。治暑邪深入厥陰,舌灰,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蛔,寒熱,下利血水,甚至聲音不出,上下格拒者。

    用法用量

    上藥用水1.6升,煮取600毫升,分三次服。

    備注

    本方由仲景烏梅丸化裁而成。方中川椒、烏梅、黃連三味極辛、極酸、極苦之品,為驅(qū)蛔殺蟲之主藥;配黃芩助黃連以祛暑邪;干姜助川椒以驅(qū)蛔,并能溫脾胃以實土;土敗木乘,故以白芍以柔肝,人參以補虛;心下板實,故用枳實以破氣消痞;嘔惡吐蛔,故用半夏以降逆止嘔。諸藥合用,共奏驅(qū)蛔祛暑之功。

    摘錄《溫病條辨》卷三《一盤珠》卷二:椒梅湯處方

    花椒1錢,烏梅3枚,蔥腦3個,檳榔1錢。

    功能主治

    蟲癥。腹痛口渴,飲水不已,兼嘔清水。

    摘錄《一盤珠》卷二《回春》卷五:椒梅湯處方

    烏梅、花椒、檳榔、枳實、木香(另研)、香附、砂仁、川楝子(去核)、肉桂、厚樸、干姜、甘草各等分。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蟲痛。心腹痛,胃口有蟲作痛者,時痛時止,面白唇紅。

    用法用量

    加生姜1片,水煎服。

    摘錄《回春》卷五清·《溫病條辨》:椒梅湯組成

    川椒(炒黑)三錢(9克)、烏梅(去核)三錢(9克)、生白芍三錢(9克)、人參二錢(6克)、黃連二錢(6克)、黃芩二錢(6克)、干姜二錢(6克)、半夏二錢(6克)、枳實一錢五分(4.5克)

    用法

    水煎服。

    功效

    驅(qū)蛔,祛暑。

    主治

    主治暑邪深入厥陰,舌灰,消渴,心下板實,嘔惡吐蛔,寒熱,下利血水,甚至聲音不出,上下格拒,脈弦數(shù)。

    臨床應(yīng)用

    臨床主要用于治療潰瘍性結(jié)腸炎、過敏性紫癜等病癥。

    1.潰瘍性結(jié)腸炎:以本方隨癥加減治療78例,療程分三個階段進行:①針對性治療,10日為1個療程,終病即止,一般1~3個療程;②維持治療,10日1個療程,一般6~10個療程,至臨床癥狀消失、大便正常;③鞏固治療:7日1個療程,一般2~5個療程。治愈病例最短3個療程,最長20個療程。療效評定以臨床癥狀消失,復(fù)查纖結(jié)鏡炎癥消失,隨訪半年未見復(fù)發(fā)為痊愈。結(jié)果:治愈26例,好轉(zhuǎn)47例,無效5例,總有效率達93.6%。(《北方藥學(xué)》2013年第6期)

    2.過敏性紫癜(個案):張氏以本方加減治療1例,連服1周后,紫癜漸消,繼服1個月,患兒康復(fù),1年后隨訪,未再復(fù)發(fā)。(《南京中醫(yī)藥大學(xué)學(xué)報》1997年第2期)

    方解

    本方主要用于治療土虛木旺、下寒上熱之證。方用川椒、烏梅、黃連、黃芩、半夏、白芍,辛、苦、酸合味,具殺蟲驅(qū)蛔之功;人參補氣扶正,枳實消積化痞,干姜溫中。全方寒熱并投,消補兼施,扶正祛邪。臨床應(yīng)用人參可易黨參。胸痞脹滿者,加木香、青皮、陳皮;嘔惡甚,加代赭石、竹茹;下利,加木香、茯苓、白術(shù)等。

    方歌

    椒梅湯中用川椒,烏梅人參生白芍,連芩姜夏加枳實,驅(qū)蛔祛暑治暑邪。

    摘錄清·《溫病條辨》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龍骨(研)3分,甘草(炙)3分,赤石脂3分,寒水石3分,大黃3分,石膏3分,桂心3分,栝樓3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小兒壯熱,渴,痢。用法用量以水及酒5合,煮取2合,量大小分服之。摘錄《外臺》卷主十六引《小品方》......
  • 別名八圣種子丹處方沙蒺藜8兩,川續(xù)斷4兩(酒洗),覆盆子4兩(酒洗,去蒂),干枸杞4兩,山萸(去核,酒洗)2兩,菟絲子(酒煮)2兩,芡實4兩,蓮須4兩。制法蒸餅,酒打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種子。主無子。用法用量八圣種子丹(《同壽錄》卷一......
  • 《壽世保元》卷二:八圣散處方黃芩5錢,黃連5錢,黃柏5錢,蒲黃5錢,雄黃2錢,蛇蛻(炒)2錢,雞內(nèi)金2錢,白丁香2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頭瘟病,額大項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藍靛根煎湯送下。摘錄《壽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處方......
  • 處方香附(便制)2兩,丹皮2兩,川芎(酒炒)2兩,延胡索(炒)2兩,歸身(酒洗)2兩,生地(姜汁炒)2兩,白茯苓2兩,赤芍藥(酒炒)1兩半。制法上為細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經(jīng)脈不調(diào),濕氣白帶,腹痛胃弱。用法用量每50丸,空心滾水送......
  • 處方大附子1錢,川烏1錢,草烏1錢,雄黃5分,朱砂5分,紅砒4分,硫黃3分,麝香2分。制法上為細末。功能主治紫、白癜風(fēng)。用法用量用雞子清調(diào)稀,漿小麻布手中2條,陰干,用河水、姜汁、米醋3味,和1處,以藥手中蘸濕擦患處。待行動汗出時擦之。夏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