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加減平胃散

    《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加減平胃散處方

    白術(shù) 厚樸 陳皮各30克 甘草21克 檳榔9克 木香9克 桃仁 黃連 人參 阿膠各1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制法

    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

    益氣補血,燥濕清熱。治痢疾延久,氣血兩虛,濕熱內(nèi)蘊,濕勝于熱,下痢膿血者。

    用法用量

    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氣不下,后重,加檳榔、木香;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多,加阿膠;濕重,加白術(shù);脈洪,加大黃。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衛(wèi)生寶鑒》卷五:加減平胃散處方

    蒼術(shù)240克 厚樸 陳皮各150克 甘草90克 人參 茯苓各150克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燥濕健脾,理氣和胃。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棗子2個,同煎至100毫升,去滓,帶熱服;亦可在空腹時用鹽沸湯調(diào)服。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五《幼科直言》卷五:加減平胃散處方

    柴胡、厚樸、山楂肉、陳皮、甘草、神曲、青皮。

    功能主治

    小兒潮熱,內(nèi)有宿食,氣壯唇紅作渴。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幼科直言》卷五:加減平胃散處方

    厚樸(炒)、陳皮、甘草、白芍(炒)、丹皮、黃芩(炒)、神曲(炒)、柴胡、使君子肉。

    功能主治

    小兒脾胃郁熱,作渴唇紅,吐蟲者。

    用法用量

    生姜1片為引。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脾胃論》卷下:加減平胃散處方

    甘草(銼,炒)2兩,厚樸(去粗皮,姜制炒香)3兩2錢,陳皮(去白)3兩2錢,蒼術(shù)(去粗皮,米泔浸)5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調(diào)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辟風(fēng)寒冷濕四時非節(jié)之氣。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jié)痛,常多自利,或發(fā)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干棗2枚,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或去姜、棗,帶熱服,空心食前;入鹽1捻,沸湯點服亦得。

    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谷不化,飲食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痞氣,加枳殼、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耆、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厚樸,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瀑潤時,加茯苓、澤瀉;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陳皮;凡加時,除蒼術(shù)、厚樸外,依例加之。如1服5錢,有痰,用半夏5分;如嗽,飲食減少,脈弦細,加當歸、黃耆;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3錢,芒硝2錢,先嚼麩炒桃仁爛,以藥送下。

    摘錄《脾胃論》卷下《保命集》卷中:加減平胃散處方

    白術(shù)1兩,厚樸1兩,陳皮1兩,甘草7錢,檳榔3錢,木香3錢,桃仁半兩,黃連半兩,人參半兩,阿膠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溲而便膿血,大腸泄也,四季通用。

    用法用量

    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氣不下,后重,加檳榔、木香;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加阿膠;濕,加白術(shù);脈洪,加大黃。

    摘錄《保命集》卷中《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加減平胃散處方

    扁豆殼5錢,白術(shù)2錢,蒼術(shù)1錢半,廣皮1錢,云芩4錢,煨木香2錢,建神曲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調(diào)理脾胃以消食。主妊娠期內(nèi),飲食停滯,胃脘疼痛,延及腹部,口淡不思食,有時欲嘔,噯氣,脈弦滑,苔厚膩。

    用法用量

    水煎服。

    如腹痛下利作嘔,加南藿香2錢,厚樸2錢,澤瀉2錢;下利中央赤色粘液的,去蒼術(shù)、扁豆殼,加黃連1錢,黃芩2錢,炒銀花3錢,桔梗2錢;如夾黃色粘液的,去白術(shù),加黃芩2錢,桔梗2錢;如夾白色粘液的,加廣皮2錢,建菖蒲5分;胎動不安的,加炒艾葉3錢。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
更多中藥材
  • 《圣濟總錄》卷一九○:半夏撥刀別名半夏飪處方大麥面4兩,半夏(湯洗去滑,盡炒)半兩(為末),桂(去粗皮)1錢(為末)。功能主治婦人痃癖,血氣,口吐酸水。用法用量半夏飪(《普濟方》卷三二五)。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九○《圣濟總錄》卷一九○:半夏......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散處方紫菀(去苗.凈洗)、五味子(撿凈)、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各二兩半。炮制上件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
  • 《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半夏散處方紫菀(去苗.凈洗)、五味子(撿凈)、半夏(湯泡七次)、甘草(炙),各五兩;肉桂(去粗皮)、細辛(去苗),各二兩半。炮制上件為細末。功能主治治小兒咳逆上氣,心胸痰壅,不欲乳食。用法用量三歲兒每服一錢,水一盞......
  • 《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半夏曲處方白面3斤,苦杏仁6兩,鮮辣蓼草8兩,半夏(姜制)1斤,赤小豆6兩,鮮青蒿8兩,鮮蒼耳草8兩。功能主治咳嗽痰多,停食作嘔。用法用量以鮮草3味,煎水和成曲服。摘錄《全國中藥成藥處方集》(濟南方)《全國......
  • 《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半夏曲芽湯處方半夏 陳皮 茯苓 枳殼 檳榔 神曲 麥芽 香附子 厚樸 蒼術(shù) 甘草各等分功能主治化痰消積,下氣止嘔。主飲食積滯,痰涎壅盛,嘔吐不已。用法用量上藥加生姜5片,大棗1枚,煎服。摘錄《古今醫(yī)統(tǒng)》卷二十四《醫(yī)統(tǒ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