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白術(shù) 厚樸 陳皮各30克 甘草21克 檳榔9克 木香9克 桃仁 黃連 人參 阿膠各1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上藥研為細末。
益氣補血,燥濕清熱。治痢疾延久,氣血兩虛,濕熱內(nèi)蘊,濕勝于熱,下痢膿血者。
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氣不下,后重,加檳榔、木香;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多,加阿膠;濕重,加白術(shù);脈洪,加大黃。
蒼術(shù)240克 厚樸 陳皮各150克 甘草90克 人參 茯苓各150克
上為細末。
燥濕健脾,理氣和胃。治脾胃不和。
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棗子2個,同煎至100毫升,去滓,帶熱服;亦可在空腹時用鹽沸湯調(diào)服。
柴胡、厚樸、山楂肉、陳皮、甘草、神曲、青皮。
小兒潮熱,內(nèi)有宿食,氣壯唇紅作渴。
水煎服。
厚樸(炒)、陳皮、甘草、白芍(炒)、丹皮、黃芩(炒)、神曲(炒)、柴胡、使君子肉。
小兒脾胃郁熱,作渴唇紅,吐蟲者。
生姜1片為引。
甘草(銼,炒)2兩,厚樸(去粗皮,姜制炒香)3兩2錢,陳皮(去白)3兩2錢,蒼術(shù)(去粗皮,米泔浸)5兩。
調(diào)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辟風(fēng)寒冷濕四時非節(jié)之氣。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jié)痛,常多自利,或發(fā)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干棗2枚,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或去姜、棗,帶熱服,空心食前;入鹽1捻,沸湯點服亦得。
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谷不化,飲食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痞氣,加枳殼、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耆、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厚樸,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瀑潤時,加茯苓、澤瀉;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陳皮;凡加時,除蒼術(shù)、厚樸外,依例加之。如1服5錢,有痰,用半夏5分;如嗽,飲食減少,脈弦細,加當歸、黃耆;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3錢,芒硝2錢,先嚼麩炒桃仁爛,以藥送下。
白術(shù)1兩,厚樸1兩,陳皮1兩,甘草7錢,檳榔3錢,木香3錢,桃仁半兩,黃連半兩,人參半兩,阿膠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
溲而便膿血,大腸泄也,四季通用。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氣不下,后重,加檳榔、木香;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加阿膠;濕,加白術(shù);脈洪,加大黃。
扁豆殼5錢,白術(shù)2錢,蒼術(shù)1錢半,廣皮1錢,云芩4錢,煨木香2錢,建神曲2錢,甘草1錢。
調(diào)理脾胃以消食。主妊娠期內(nèi),飲食停滯,胃脘疼痛,延及腹部,口淡不思食,有時欲嘔,噯氣,脈弦滑,苔厚膩。
如腹痛下利作嘔,加南藿香2錢,厚樸2錢,澤瀉2錢;下利中央赤色粘液的,去蒼術(shù)、扁豆殼,加黃連1錢,黃芩2錢,炒銀花3錢,桔梗2錢;如夾黃色粘液的,去白術(shù),加黃芩2錢,桔梗2錢;如夾白色粘液的,加廣皮2錢,建菖蒲5分;胎動不安的,加炒艾葉3錢。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白術(shù) 厚樸 陳皮各30克 甘草21克 檳榔9克 木香9克 桃仁 黃連 人參 阿膠各15克 白茯苓(去皮)15克
制法上藥研為細末。
功能主治益氣補血,燥濕清熱。治痢疾延久,氣血兩虛,濕熱內(nèi)蘊,濕勝于熱,下痢膿血者。
用法用量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氣不下,后重,加檳榔、木香;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多,加阿膠;濕重,加白術(shù);脈洪,加大黃。
摘錄《素問病機氣宜保命集》卷中《衛(wèi)生寶鑒》卷五:加減平胃散處方蒼術(shù)240克 厚樸 陳皮各150克 甘草90克 人參 茯苓各150克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燥濕健脾,理氣和胃。治脾胃不和。
用法用量每服6克,用水150毫升,加生姜2片、棗子2個,同煎至100毫升,去滓,帶熱服;亦可在空腹時用鹽沸湯調(diào)服。
摘錄《衛(wèi)生寶鑒》卷五《幼科直言》卷五:加減平胃散處方柴胡、厚樸、山楂肉、陳皮、甘草、神曲、青皮。
功能主治小兒潮熱,內(nèi)有宿食,氣壯唇紅作渴。
用法用量水煎服。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幼科直言》卷五:加減平胃散處方厚樸(炒)、陳皮、甘草、白芍(炒)、丹皮、黃芩(炒)、神曲(炒)、柴胡、使君子肉。
功能主治小兒脾胃郁熱,作渴唇紅,吐蟲者。
用法用量生姜1片為引。
摘錄《幼科直言》卷五《脾胃論》卷下:加減平胃散處方甘草(銼,炒)2兩,厚樸(去粗皮,姜制炒香)3兩2錢,陳皮(去白)3兩2錢,蒼術(shù)(去粗皮,米泔浸)5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調(diào)氣暖胃,化宿食,消痰飲,辟風(fēng)寒冷濕四時非節(jié)之氣。主脾胃不和,不思飲食,心腹脅肋脹滿刺痛,口苦無味,胸滿氣短,嘔噦惡心,噫氣吞酸,面色萎黃,肌體瘦弱,怠惰嗜臥,體重節(jié)痛,常多自利,或發(fā)霍亂及五噎八痞,膈氣反胃。
用法用量每服2錢,水1盞,加生姜3片,干棗2枚,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或去姜、棗,帶熱服,空心食前;入鹽1捻,沸湯點服亦得。
如小便赤澀,加白茯苓、澤瀉,如米谷不化,飲食多傷,加枳實;如胸中氣不快,心下痞氣,加枳殼、木香;如脾胃困弱,不思飲食,加黃耆、人參;如心下痞悶腹脹者,加厚樸,甘草減半;如遇夏,則加炒黃芩;如遇雨水瀑潤時,加茯苓、澤瀉;如遇有痰涎,加半夏、陳皮;凡加時,除蒼術(shù)、厚樸外,依例加之。如1服5錢,有痰,用半夏5分;如嗽,飲食減少,脈弦細,加當歸、黃耆;如脈洪大緩,加黃芩、黃連;如大便硬,加大黃3錢,芒硝2錢,先嚼麩炒桃仁爛,以藥送下。
摘錄《脾胃論》卷下《保命集》卷中:加減平胃散處方白術(shù)1兩,厚樸1兩,陳皮1兩,甘草7錢,檳榔3錢,木香3錢,桃仁半兩,黃連半兩,人參半兩,阿膠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
制法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溲而便膿血,大腸泄也,四季通用。
用法用量同平胃散煎服。
血多,加桃仁;泄,加黃連;小便澀,加茯苓;氣不下,后重,加檳榔、木香;腹痛,加芍藥、甘草;膿,加阿膠;濕,加白術(shù);脈洪,加大黃。
摘錄《保命集》卷中《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加減平胃散處方扁豆殼5錢,白術(shù)2錢,蒼術(shù)1錢半,廣皮1錢,云芩4錢,煨木香2錢,建神曲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調(diào)理脾胃以消食。主妊娠期內(nèi),飲食停滯,胃脘疼痛,延及腹部,口淡不思食,有時欲嘔,噯氣,脈弦滑,苔厚膩。
用法用量水煎服。
如腹痛下利作嘔,加南藿香2錢,厚樸2錢,澤瀉2錢;下利中央赤色粘液的,去蒼術(shù)、扁豆殼,加黃連1錢,黃芩2錢,炒銀花3錢,桔梗2錢;如夾黃色粘液的,去白術(shù),加黃芩2錢,桔梗2錢;如夾白色粘液的,加廣皮2錢,建菖蒲5分;胎動不安的,加炒艾葉3錢。
摘錄《中醫(yī)婦科治療學(xu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