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琥珀蠟礬丸

    《外科正宗》卷一:琥珀蠟礬丸處方

    白礬36克 黃蠟30克 雄黃3.6克 琥珀3克(另研極細)朱砂3.6克 蜂蜜6克(臨入)

    制法

    上前四味,先碾極細,另將蜜、蠟在銅勺內熔化,離火片時,候蠟四邊稍凝時,方入上藥攪勻,共成一塊,火上微烘,急丸如小寒豆大,以朱砂為衣,瓷罐收貯。

    功能主治

    解毒護心。治癰疽、發(fā)背已成未潰者。

    用法用量

    每服20~30丸,食后用白湯送下。病甚者,早、晚日進二次。

    備注

    原書云:“癰疽發(fā)背已成未潰之際,恐毒氣不能外出,必致內攻,預服此丸,護膜護心,亦且散血解毒。”

    摘錄《外科正宗》卷一《玉案》卷六:琥珀蠟礬丸處方

    明礬1兩5錢,黃蠟1兩2錢,琥珀2錢,朱砂2錢,雄黃2錢,乳香1錢,蜂蜜3錢(臨用)

    制法

    上為細末,將蠟熔化,再將末藥并蜜攪勻,為丸如綠豆大,朱砂為衣。

    功能主治

    護心膜,散毒止痛。主懸癰并一切癰疽、發(fā)背已成未成之際,恐毒不能出,必致內攻者。

    用法用量

    每服30丸,白滾湯送下,病重,早晚日進2次。

    摘錄《玉案》卷六
更多中藥材
  • 處方槐花(炒香熟)、貝母(去心,焙)、當歸(銼,焙)、芎各等分。制法上為粉末。功能主治婦人胞胎不安。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酒、水各半盞,童便2合,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五四......
  • 處方當歸5錢,益母草5錢,川芎3錢。功能主治安胎,催生。主閃跌小產,死胎不下及產后諸癥。用法用量水煎,入陳酒、童便各1小杯,和勻服,妊娠7-8個月,每日服1劑。腹痛,加炒砂仁1錢。摘錄《仙拈集》卷三......
  • 處方砂仁(炒,研,酒調下5分)、人參、黃耆、川芎、當歸、白芍、甘草、防風、白芷、桔梗、官桂、木香。功能主治出痘胎動。用法用量痘色紅紫,去桂、香,加紫草、蟬蛻;痘色淡白,去防風、白芷,加糯米;胃虛不食,加人參。摘錄《痘疹仁端錄》卷十一......
  • 處方砂仁(炒)。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孕婦出痘動胎。用法用量每服5分,酒調下。各家論述《醫(yī)方考》:縮砂辛溫,利而不滯,故可以利氣,可以安胎。摘錄《痘疹金鏡錄》卷四......
  • 《杏苑》卷八:安胎白術散處方白術1錢,橘紅1錢,人參1錢,前胡7分,川芎7分,麥冬7分,赤茯7分,甘草5分,半夏5分。功能主治妊娠煩熱頭疼,煩悶,胎氣不安,吐逆不食。用法用量加生姜5片,竹茹1團,水煎,食前服。摘錄《杏苑》卷八《奇效良方》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