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厚樸三物湯

    《金匱要略》卷上:厚樸三物湯別名

    厚樸湯(《千金翼方》卷十八)。

    處方

    厚樸15克 大黃12克 枳實(shí)9克

    功能主治

    行氣除滿,去積通便。治實(shí)熱內(nèi)積,氣滯不行,腹部脹滿疼痛,大便不通。

    用法用量

    上三味,以水1.2升,先煮厚樸、枳實(shí)二味,取500毫升,納大黃,煮取300毫升,溫服。以利為度。

    備注

    本方與《傷寒論》小承氣湯藥味相同,但藥量不同。小承氣湯意在蕩積攻實(shí),故以大黃為君;本方意在行氣泄?jié)M,則以厚樸為主。方中厚樸行氣消滿;大黃、枳實(shí)瀉熱導(dǎo)滯。三藥相合,使氣滯通暢,實(shí)積消除,腑氣得以通暢,則諸證自解。

    摘錄《金匱要略》卷上《金匱》卷上:厚樸三物湯別名

    厚樸湯、三物湯

    處方

    厚樸8兩,大黃4兩,枳實(shí)5枚。

    功能主治

    腹?jié)M痛,大便閉。腹?jié)M發(fā)熱數(shù)10日。腹中熱,大便不利。暑濕腹痛,大便結(jié)。食積痛,寒飲食過(guò)傷,心腹卒痛,如錐刺之狀,若傷濕熱之物,不得化而悶亂便秘者。

    用法用量

    厚樸湯(《千金翼》卷十八)、三物湯(《血證論》卷八)。

    各家論述

    1.《金匱玉函經(jīng)二注》:閉者,氣已滯也?!督?jīng)》曰塞也,通因通用,此之謂也。于是以小承氣通之。乃易其名為三物湯者,蓋小承氣君大黃以一倍,三物湯君厚樸以一倍者,知承氣之行,行在中下也;三物之行,因其團(tuán)在中上也。繹此,可啟悟于無(wú)窮矣。

    2.《金匱要略心典》:痛而閉,六腑之氣不行矣。厚樸三物湯與小承氣同,但承氣意在蕩實(shí),故君大黃;三物意在行氣,故君厚樸。

    摘錄《金匱》卷上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2兩(湯浸7次,切片,焙干),厚樸4兩(刮去粗皮,銼碎),蒼術(shù)4兩(刮去粗皮,銼令極碎),獨(dú)活2兩(銼碎),草豆蔻15個(gè)(去殼,銼碎。以上4味一處杵碎,生姜屑1斤同杵糜爛后,又慢火炒紫色),甘草3兩(炒令紫色)。制法上為粗散。功能主......
  • 《太平圣惠方》卷二十二:半夏丸處方半夏(湯洗七遍去滑)150克 白礬(燒令汁盡)90克 朱砂(細(xì)研,水飛過(guò))90克 黃丹60克制法上藥搗羅為末,都研令勻,以粟米飯和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化痰安神。主積痰不散,上沖心臟,變?yōu)轱L(fēng)癇者。用法用量......
  • 別名半夏丸處方半夏1升(制),小麥面1升。制法上搗半夏為散,以水搜面為丸,如彈子大,以水煮令面熟則是藥成。功能主治積冷在胃,嘔逆不下食。用法用量半夏丸(《婦人良方》卷七)。注意忌羊肉、餳。摘錄《外臺(tái)》卷六引許仁則方......
  • 處方半夏(湯洗7遍去滑,搗羅為末,姜汁和作餅,曬干)3兩,丁香半兩,沉香(銼)半兩,麝香(研)1錢,龍腦(研)1錢,丹砂(研)1錢,藿香葉半兩,檳榔(尖者)2顆(銼),木香1分,甘草(炙)1分。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和胃氣......
  • 處方半夏(為末,姜汁搜作餅,焙干)3兩,人參3兩。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霍亂逆滿,心下痞塞。用法用量每服3錢匕,水1盞,加白蜜1匙,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不拘時(shí)候。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