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桂心湯

    王旭東方:桂心湯處方

    桂心12克,煅牡蠣12克,芍藥12克,龍骨12克,炙甘草12克,大棗12枚,生姜15克。

    功能主治

    鎮(zhèn)心安神,澀精止遺。主心神不寧。

    用法用量

    上為粗末,水煎服。

    摘錄王旭東方《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桂心湯處方

    桂心1錢,小草1錢,吳萸1錢,干姜1錢,獨活1錢,熟地1錢,當(dāng)歸1錢,白芍1錢,甘草3分,細(xì)辛3分。

    功能主治

    素有宿寒,因產(chǎn)大虛,寒搏于血,血凝不散,上沖心之脈絡(luò)所致之心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醫(yī)學(xué)入門》卷八《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芍藥、甘草(炙,銼)、葛根(銼)各等分。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四時傷寒初覺。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3片,棗1枚(擘),同煎至8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分,牛膝(去苗,酒浸,切,焙)1兩,滑石3分,當(dāng)歸(切,焙)3分,瞿麥穗1兩,葵子(炒)2合,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胞衣不出,胞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地黃半合,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以下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2兩半,麻黃(去節(jié),煮,掠去沫,焙)半兩,甘草(炙)1兩,款冬花(焙)1兩,杏仁(湯退去皮尖雙仁,麩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肺中寒,咳唾喘息。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四十八《雞峰》卷十一:桂心湯處方

    人參2兩,桂1兩,白茯苓1兩,麻黃半兩,貝母半兩,甘草1分,遠(yuǎn)志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心咳,脈浮惡風(fēng)者。

    用法用量

    每服5錢,水2盞,煎至1盞,去滓溫服。

    摘錄《雞峰》卷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二: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2兩,菖蒲1兩(去須)。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寒邪氣傷肺,失音不語。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用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衣覆取汗。未退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二《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一: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分,人參1分,黃耆(銼)1分,牛膝(酒浸,切,焙)1分,甘草(炙,銼)2分,白茯苓(去黑皮)3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寒后虛勞,羸瘦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2枚(擘破),同煎至6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一《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五: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兩,檳榔(銼)半兩,半夏(湯洗7遍炒)半兩。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傷寒心下有飲,悸動不定。

    用法用量

    每服4錢匕,水1盞半,加生姜5片,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如人行3-5里再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五《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分,芍藥1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炒,研)半兩,黃芩(去黑心)半兩,甘草(炙)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時行疫癘,未經(jīng)汗下,體熱煩悶。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擘),煎至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兩,芍藥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麻黃(去根節(jié),先煎,掠去沫,焙)3分,甘草(炙,銼)半兩,杏仁(去皮尖雙仁)半兩,半夏(湯洗7遍,生姜等分同搗,焙)半兩,干姜(炮)半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中風(fēng)傷寒,頭痛發(fā)熱,胸中氣逆,惡寒嘔噦,小便難,足冷。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蔥白3寸、生姜1棗大(拍碎),同煎至7分,去滓,食前溫服,日3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二《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三: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分,麻黃(去根節(jié))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防風(fēng)(去叉)2兩,檳榔2兩,黃芩(去黑心)1兩半,升麻1兩半,生犀角(鎊)1兩半,赤茯苓(去黑皮)1兩半。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風(fēng)毒腳氣,痛痹不仁,語言謇澀。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加大棗2枚(擘破),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三《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半兩,麻黃(去根節(jié))半兩,甘草(炙)半兩,人參半兩,白術(shù)3分,杏仁(湯浸,去皮尖雙仁,炒黃)3分,附子(炮裂,去皮臍)3分。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傷寒,陰盛身寒,脈候沉細(xì),頭痛體疼。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用水1盞半,加生姜半分(拍碎),同煎取7分,去滓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三: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分,干姜(炮)1分,半夏(湯洗去滑,炒)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脾胃虛寒,嘔吐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煎至6分,去滓,空心溫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六十三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三:桂心湯處方

    桂心2兩,木瓜2兩(干者),烏梅肉2兩。

    制法

    上為散。

    功能主治

    霍亂,腳轉(zhuǎn)筋。

    用法用量

    每服半兩,以水1大盞,煎至5分,去滓溫服,日3次。

    摘錄方出《圣惠》卷四十七,名見《普濟(jì)方》卷二○三《千金》卷二十四:桂心湯別名

    甘草湯

    處方

    桂心3兩,麥門冬3兩,人參2兩,甘草2兩,蔥白半斤,豉2升。

    功能主治

    解五石毒。主乳石毒發(fā),大勢已解,肺家猶有客熱余氣。

    用法用量

    甘草湯(《圣惠》卷三十八)。

    摘錄《千金》卷二十四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三:桂心湯處方

    甘草2兩,桂心2兩,龍骨1兩,麥門冬1兩,防風(fēng)1兩,牡蠣1兩,遠(yuǎn)志1兩,茯神5兩,大棗20枚。

    功能主治

    驚勞失志,健忘。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煮取2升,分2服,相去如行5里許。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酢物。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驚勞失志,總由心腎不交,虛風(fēng)內(nèi)動所致。故以茯神、遠(yuǎn)志交通心腎,龍骨、牡蠣鎮(zhèn)攝虛風(fēng),桂心、防風(fēng)遍達(dá)肝氣,麥冬、甘草、大棗滋益心脾,則虛風(fēng)無隙可入矣。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四,名見《圣濟(jì)總錄》卷四十三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見《醫(yī)方類聚》卷八十四引《王氏集驗方》:桂心湯處方

    桂心(末)。

    功能主治

    吐血。

    用法用量

    每服方寸匕,日夜可20服。

    摘錄方出《千金》卷十二,名見《醫(yī)方類聚》卷八十四引《王氏集驗方》《外臺》卷七引《古今錄驗》:桂心湯處方

    桂心半兩,茱萸2兩,芍藥3兩,當(dāng)歸2兩,生姜半斤(無生姜以干姜5兩代之)。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心痛懊憹悁悶,筑筑引兩乳,又或如刺,困極。

    用法用量

    以水1斗2升,煮取4升,每服1升,晝3夜1。

    注意

    忌生蔥。

    摘錄《外臺》卷七引《古今錄驗》《外臺》卷七引《集驗方》:桂心湯處方

    桂心4兩,生姜3兩,吳茱萸2兩。

    制法

    上切。

    功能主治

    寒疝,氣來往沖心腹痛。

    用法用量

    以酒1大升,煎至3合,去滓,分溫3服,如人行6-7里1服。

    注意

    忌生蔥。

    摘錄《外臺》卷七引《集驗方》《外臺》卷十六引《范汪方》:桂心湯別名

    喜湯

    處方

    桂心牡蠣(熬)2兩,芍藥2兩,龍骨2兩,甘草(炙)2兩,大棗21枚(1方10枚),生姜5兩。

    功能主治

    虛喜夢與女邪交接,精為自出。

    用法用量

    上(口父)咀,以水8升,煎取3升,去滓,溫分3服。

    注意

    忌海藻、菘菜、生蔥。

    摘錄《外臺》卷十六引《范汪方》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見《外臺》卷七引《集驗方》:桂心湯別名

    桂湯、紫桂湯、桂心散、

    處方

    桂心8兩。

    功能主治

    卒心痛、失音、小兒客忤。

    用法用量

    桂湯(《千金》卷八)、紫桂湯、桂心散(《圣濟(jì)總錄》卷七)?!妒?jì)總錄》本方用桂二兩(削去皮),濃煎,去滓,涂兒五心,常令濕。

    注意

    忌生蔥;陽證傷寒失音者不可用。

    各家論述

    《千金方衍義》:桂湯辛甘利竅,入口便達(dá)廉泉,津自溢出,通聲之效于此可見。

    摘錄方出《肘后方》卷一,名見《外臺》卷七引《集驗方》《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分,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3分,芍藥1兩,干姜(炮)半兩,檳榔(銼)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寒服冷藥過多,心腹脹滿,腳膝厥冷,昏悶不知人。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水1盞半,煎取8分,去滓,入童便1合攪勻,空腹分溫2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二十一《普濟(jì)方》卷三九五:桂心湯處方

    甘草(炙)3兩,牡蠣(煅赤)3兩,芍藥3兩,桂心3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除熱止痢。主小兒利下吐逆,壯熱,數(shù)日不止,不得乳哺,或形羸困疲者。

    用法用量

    1歲兒,水1升,納4方寸匕,煮2合,頓服,日2次。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九五《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九: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分,黃耆(去蘆頭,銼,炒)3分,芍藥1兩,甘草(炙,銼)1兩,人參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虛勞體痛,手足疼,心熱腹?jié)M,胸中少氣,客熱,頭痛欲吐,恍惚多忘,小便赤澀,或多余瀝,臥不安席。

    用法用量

    每服5錢匕,以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2枚(擘),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夜臥各1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九《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兩,大黃(略炮)1兩,桔梗(銼,炒)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1兩,木香1兩,白術(shù)1兩,當(dāng)歸(切,焙)1兩,檳榔1兩,赤芍藥1兩,高良姜(銼,炒)半兩,芎藭半兩,枳實(去瓤,麩炒)半兩。

    制法

    上(口父)咀,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寒疝枳聚,心腹疼痛,結(jié)塊不消。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九十四《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四:桂心湯別名

    磁石散

    處方

    桂(去粗皮)1分,羌活(去蘆頭)1分,黃耆(銼)1分,防風(fēng)(去叉)半兩,芍藥1分半,人參1分半,木通(銼)1分半,磁石(煅,醋淬7遍)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腎氣不足,耳聾,耳中虛鳴。

    用法用量

    磁石散(《濟(jì)生》卷五)。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一四《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四: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2兩,當(dāng)歸(切,焙)2兩,蒲黃2兩,大黃(蒸,焙)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傷損滯血在腹中,墜墮內(nèi)損,吐唾出血。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得血利為度。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四四《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桂心湯別名

    五行散

    處方

    桂(去粗皮)1兩半,瞿麥(取穗)2兩,木通(銼碎)2兩,牛膝(酒浸半日,切,焙)2兩,榆白皮(刮凈,銼碎)2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難產(chǎn)數(shù)日不出,或子死腹中,母氣欲絕。胞衣不下。

    用法用量

    五行散(《普濟(jì)方》卷三五六)。

    子死腹中,加附子半兩。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不得見火)1兩,烏頭(大者,炮,去皮臍)1兩。

    制法

    上銼,如麻豆大。

    功能主治

    破寒墮胎。主產(chǎn)宮氣寒,胎血凝冱,子死腹中。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須臾連3服。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五九《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分,升麻1兩,防風(fēng)(去叉)1兩,麻黃(去根節(jié),煎,掠去沫,焙)1兩,芎藭1兩半,羚羊角(鎊)1兩半。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中風(fēng)口,言語不利,筋脈拘急。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加竹瀝半合,再煎2-3沸,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一《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兩,黃耆(銼)1兩半,芎藭1兩,當(dāng)歸(切,焙)2兩,赤芍藥(銼)1兩半,甘草(炙)1兩,人參1兩,附子(炮裂,去皮臍)半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虛熱,狀似勞氣,瘦瘁無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匕,水1盞,加生姜3片、大棗1枚(擘破),同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六三《圣濟(jì)總錄》卷一七○: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分,五味子半兩,當(dāng)歸(切,焙)1分,枳殼(去瓤,麩炒)半兩,甘草(炙)1分。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小兒夜啼腹痛,狀如鬼祟。

    用法用量

    1月及100日兒,每服1錢匕,用水半盞,煎至3分,去滓,分溫2服,半年至1歲兒,準(zhǔn)前煎作1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七○《雞峰》卷十一:桂心湯處方

    紫蘇葉2兩,桂1兩,黃橘皮3錢,桔梗3錢,甘草半兩,細(xì)辛半兩,附子半兩,半夏、人參。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肺氣逆行,乘于心之肺心痛。心痛不得臥,動則痛甚,面色不變,其脈澀。

    用法用量

    方中半夏、人參用量原缺。

    摘錄《雞峰》卷十一《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五: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1兩,牛膝(去苗,酒浸1宿,銼,焙)1兩,芍藥1兩,當(dāng)歸(銼,焙)1兩,威靈仙(去土)1兩,杜仲(去粗皮,酒浸,銼,炒)1兩,芎藭1兩,大黃(銼,炒)1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卒腰痛,轉(zhuǎn)動艱難。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空心、日午、臨臥各1次。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八十五《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八:桂心湯處方

    桂(去粗皮)3兩,厚樸(去粗皮,涂生姜汁,炙)4兩,枳實(去瓤,麩炒)5兩。

    制法

    上為粗末。

    功能主治

    霍亂心腹痛,煩嘔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錢匕,加生姜3片,水1盞,煎至7分,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三十八
更多中藥材
  • 處方半夏2錢(湯洗7遍去滑),干姜1錢(炮裂),白面3兩,雞子白1枚。制法上為末,與面及雞子白相和,搜,切作棋子,熟煮,別用熟水淘過。功能主治脾胃氣弱,痰噦嘔吐,不下飲食。用法用量空腹食之。摘錄《圣惠》卷九十七......
  • 處方四君子湯加陳皮、半夏、紫蘇11葉,砂仁5粒。功能主治頭昏嘔吐。用法用量方中陳皮、半夏用量原缺。摘錄《女科萬金方》......
  • 《醫(yī)寄伏陰論》卷上:半夏橘皮湯處方半夏2錢,橘皮1錢,茯苓1錢,人參1錢,甘草1錢(炙),干姜1錢。功能主治溫胃散水,滌痰降氣。主伏陰病,嘔利止,厥回而噦,或咳逆者。用法用量加大棗3個(擘),開水3杯煎,去滓頓服,不已再服。或加生姜8分。各......
  • 處方半夏(洗去滑,焙)3分,陳橘皮(去白,焙)3分,甘草(炙)3分,桂(去粗皮)3分,人參1兩1分,大腹1枚(銼)。制法上為粗末。功能主治脾胃虛寒痰盛,嘔吐不食。用法用量每服5錢匕,水2盞,加生姜2片,煎至1盞,去滓溫服,不拘時候。摘錄《圣......
  • 處方硫黃1兩,半夏1兩,藿香葉1兩,大附子半兩,水銀砂子1分(水銀砂子即取方內(nèi)硫黃少許垍碗內(nèi)盛,慢火上結(jié)砂子用)。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煮面糊為丸,如梧桐子大,以朱砂為衣。功能主治下虛,陰陽錯逆,霍亂吐逆,粥食不下。用法用量每服20-30丸,煎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