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大安丸

    《丹溪心法》卷五:大安丸處方

    山植60克 神曲(炒)半夏 茯苓各30克 陳皮 蘿卜子 連翹各15克 白術(shù)60克

    制法

    上藥研末,粥糊為丸。

    功能主治

    消食導滯。主食積。

    用法用量

    每服6~9克,溫開水送下。

    摘錄《丹溪心法》卷五《普濟方》卷三九五:大安丸處方

    南木香1錢,白芍藥1錢,人參1錢,白術(shù)1錢,白茯苓半錢,訶子(炮)半錢,厚樸(制)半錢,橘紅半錢。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吐瀉不止。

    用法用量

    每服3丸,陳米飲湯化下。

    摘錄《普濟方》卷三九五《圣濟總錄》卷一七九:大安丸處方

    木香半兩,訶黎勒皮半兩,人參半兩,白茯苓(去黑皮)半兩,陳橘皮(湯浸,去白,焙)1兩,厚樸(去粗皮,生姜汁炙)1兩,白術(shù)1兩,烏藥1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雞頭子大。

    功能主治

    小兒脾胃冷氣,洞泄注下,腹痛嘔逆,腸鳴脹滿,大便青白。

    用法用量

    每服1丸,溫米飲化下。歲數(shù)小者半丸。

    摘錄《圣濟總錄》卷一七九《圣濟總錄》卷二十三:大安丸處方

    凝水石半斤(煅赤,黃土內(nèi)罨兩宿,取出研末,用菠薐汁和作餅,陰干再研,又和又陰,三次為度),樸消4兩,甘草2兩(炙,銼為末)。

    制法

    上為細末,再用菠薐汁為丸,難丸即入少許炊餅,丸如彈子大,又有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傷寒狂躁悶亂。

    用法用量

    每服1丸,生地黃汁化下。如復躁時,即化大丸子,下小丸子15丸。只1服定。如無地黃汁,新水化下。

    摘錄《圣濟總錄》卷二十三
更多中藥材
  • 《醫(yī)方類聚》卷二一二引《仙傳濟陰方》:保生丸處方黑豆1升(炒熟,去皮),香附子末4兩半,干姜(炮)1兩,生干地黃1兩。制法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彈子大。功能主治婦人初受胎時,胎氣不安,多臥少起,不進飲食;或胎漏下血不止,或下黃赤汁,腰腹痛重。......
  • 《回春》卷四:保生丹處方嫩烏藥1兩,益智仁1兩,朱砂(另研,水飛過,留一半為衣)1兩,干山藥2兩。制法上藥各為末,將山藥打糊為丸,如不成,再加些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夜夢遺精,旬無虛夕,或經(jīng)宿而再者。用法用量每服100丸,空心淡鹽湯......
  • 處方當歸、川芎、白芍、熟地、黃芩、白術(shù)、人參、茯神、黃耆、甘草、紫菀、五味、桔梗、木通、香附、陳皮。功能主治養(yǎng)血安胎。主妊娠不語非病者。各家論述是方以四物、芩、術(shù)養(yǎng)血涼血,清熱安胎;四君、菀、桔、五味補氣益肺;附、陳通利三焦;木通開益心氣,......
  • 處方大麻仁(去皮)一兩半,貝母、黃芩、大豆黃卷、粳米、甘草(微炙赤)、干姜(炮)、肉桂(去粗皮)、石斛(去根)、石膏(細研),各一兩;當歸(去蘆.炒)半兩,秦椒(微炒出汗)一兩。炮制上為細末,煉蜜和圓,如彈子大。功能主治養(yǎng)胎益血,安和子臟。......
  • 處方當歸1兩5錢,川芎1兩,杜仲1兩,甘草5錢,香附5錢,阿膠5錢(溶化入),熟艾5錢。功能主治大補氣血,行氣止痛。主婦人懷孕,或從高墜下,致傷胎氣,腹痛見血;或舉重用力,便有筑磕傷胎之患,以致胎動下血不止,或胎死腹中。用法用量水煎成入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