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赤小豆丸

    《雞峰》卷十三:赤小豆丸處方

    赤小豆1兩,好硫黃1兩,附子半兩(生)。

    制法

    上為細(xì)末,水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腹脹。

    用法用量

    每服20丸,空心醋湯送下。

    摘錄《雞峰》卷十三《普濟(jì)方》卷一五一。即《圣惠》卷十六“鬼箭羽丸”:赤小豆丸摘錄《普濟(jì)方》卷一五一。即《圣惠》卷十六“鬼箭羽丸”方出《千金》卷九,名見《外臺》卷四:赤小豆丸處方

    赤小豆2兩,鬼箭羽2兩,鬼臼2兩,丹砂2兩,雄黃2兩。

    制法

    上為末,煉蜜為丸,如小豆大。

    功能主治

    斷瘟疫。主瘟疫轉(zhuǎn)相染著,乃至滅門延及外人,無收視者。

    用法用量

    每服1丸。

    摘錄方出《千金》卷九,名見《外臺》卷四《朱氏集驗(yàn)方》卷一:赤小豆丸處方

    赤小豆(半生,半炒)、香附(半生用,半酒炒)、晚蠶沙(半生,半炒)、草烏(半生,半麻油炒)各等分。

    制法

    加陳倉米三分之一,半生半炒,為末,酒糊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風(fēng)腳氣。

    用法用量

    每服10丸,空心茶、酒任下。

    摘錄《朱氏集驗(yàn)方》卷一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七:赤小豆丸處方

    鬼臼半兩,赤小豆3分,鬼箭羽半兩,朱砂半兩(細(xì)研),雄黃半兩(細(xì)研),阿魏半兩(別研)。

    制法

    上為末,用酒、阿魏和膏為丸,如梧桐子大。

    功能主治

    山嵐瘴瘧。

    用法用量

    每用1丸,以緋絹系中指上,男左女右,嗅之。如未愈,即以井花水服1丸,即愈。

    摘錄方出《圣惠》卷五十二,名見《圣濟(jì)總錄》卷三十七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砂仁、香附、陳皮、紫蘇、秦艽、川芎、當(dāng)歸、白芍、黃耆、白術(shù)、杜仲、艾葉、酒芩、童便。功能主治妊娠腹中有孕已四五月,因驚跌仆,胎動不安,已下血者。各家論述驚則氣逆,驚則心虛,神不守舍。驚則肝風(fēng)愈熾,砂、附、陳、蘇皆所以順氣也;耆、術(shù)、歸、......
  • 《扶壽精方》:保命延壽丹處方胡桃仁半斤,小紅棗半斤,白蜜半斤,酥4兩,蒼術(shù)1兩,甘草1兩,厚樸(各去皮)1兩,陳皮(去白)1兩,生地黃1兩,熟地黃1兩,天門冬(去心)1兩,麥門冬(去心)1兩,破故紙1兩,川芎1兩,白芍藥1兩,白術(shù)1兩,牛膝......
  • 處方人參5錢,當(dāng)歸5錢,白茯5錢,烏藥5錢,杏仁5錢,砂仁5錢,川烏5錢,川草烏5錢,何首烏5錢,五加皮5錢,枸杞子5錢,牛膝5錢,杜仲5錢,肉桂5錢,蒼術(shù)5錢(制),肉蓯蓉1兩,破故紙1兩,甘草1兩,木香3錢,枳殼3錢,干姜3錢,虎骨(酥......
  • 處方苣勝子(去皮,9蒸9曬)1兩,補(bǔ)骨脂(酒浸1宿,焙)1兩,牛膝(酒浸1宿,焙)1兩,甘菊花1兩,天門冬(去心)1兩,菟絲子(酒浸1宿,濕杵作餅,火焙再杵)1兩,枸杞子1兩,人參(去蘆頭)1兩,肉蓯蓉(酒浸1宿,切,焙)1兩,白茯苓(去皮......
  • 《普濟(jì)方》卷三六○引《醫(yī)方妙選》:保命散別名朱礬散(《片玉心書》卷五)。處方白礬7.5克(燒灰)馬牙消15克(細(xì)研)朱砂7.5克(水飛)制法上藥和勻研細(xì)。功能主治主小兒鵝口瘡。用法用量每用少許,取白鵝糞,以水?dāng)嚾≈?,調(diào)涂舌上、頰內(nèi)。未用藥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