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柴胡升麻湯

    明·方賢著《奇效良方》:柴胡升麻湯處方

    柴胡(去苗)、干葛、荊芥(去梗)、赤芍藥、石膏,各一錢半。前胡(去苗)、升麻、桑白皮、黃芩,各一錢。

    功能主治

    治時(shí)行瘟疫,壯熱惡風(fēng),頭痛體疼,鼻塞咽干,咳嗽涕唾稠黏。

    用法用量

    上作一服,水二鐘,生姜三片,豆豉二十粒,煎至一鐘,不拘時(shí)服。

    摘錄明·方賢著《奇效良方》《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柴胡升麻湯處方

    柴胡(去蘆)、前胡(去蘆)、干葛、石膏(煅)、赤芍藥,各十兩。升麻五兩,荊芥(去梗)七兩半,黃芩(去粗皮)、桑白皮,各六兩半。

    炮制

    上俰咀。

    功能主治

    治時(shí)行瘟疫,壯熱惡風(fēng),頭痛體疼,鼻塞咽干,心胸?zé)M,寒熱往來,痰盛咳嗽,涕唾稠粘。

    用法用量

    每服三大錢,水一盞半,生姜三片,豉十馀粒,同煎一盞,去滓,稍熱服,不拘時(shí)。小兒更量大小加減。

    摘錄《宋·太平惠民和劑局方》《古今醫(yī)鑒》卷三:柴胡升麻湯處方

    柴胡、黃芩、半夏、升麻、干葛、枳實(shí)、桔梗、知母、貝母、玄參、桑皮、甘草。

    制法

    上銼1劑。

    功能主治

    傷寒咳嗽聲嘶,或咽喉痛。

    用法用量

    加生姜3片,水煎,溫服。

    摘錄《古今醫(yī)鑒》卷三
更多中藥材
  • 《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保元丸處方當(dāng)歸1兩,枳殼1兩,獨(dú)活1兩,防風(fēng)1兩,前胡5錢,麻黃5錢,大黃5錢。制法煉蜜為丸。功能主治小兒風(fēng)入脊髓,致患龜背。用法用量米湯送下。摘錄《醫(yī)學(xué)集成》卷三《中國醫(yī)學(xué)大辭典》:保元丸處方龍骨2兩,牡蠣(煅)2兩,沙......
  • 《重樓玉鑰》卷上:保元丹處方稻草不拘多少。制法密扎成把,候冬日放露天糞缸內(nèi),至春分取起,于長流水洗凈污穢。置屋上,任日熾雨淋雪壓,愈陳愈妙,再將草燒成黑灰,為末,每兩加冰片3分,和乳極細(xì)。功能主治牙疳久不愈者。用法用量吹患處。摘錄《重樓玉鑰......
  • 處方黃耆(炙)2錢,人參1錢,川芎8分,木香8分,當(dāng)歸8分,肉桂3分,甘草(炙)5分。功能主治痘瘡起脹時(shí),氣血俱虛,頂陷色白者。用法用量加酒半杯同水煎,和人乳半杯溫服。氣不虛,去木香;血不虛,去當(dāng)歸、肉桂;氣血弱甚者,加鹿茸1錢。各家論述此......
  •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當(dāng)歸、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氣血兩虛,囊薄色淡,身涼體靜,頂平頂陷,漿清皺軟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數(shù)粒,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卷十......
  • 《金鑒》卷五十六:保元化毒湯處方人參、黃耆(蜜炙)、甘草(炙)、當(dāng)歸、南山楂、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蠶(炒、研)、川芎。功能主治氣血虛弱,痘瘡不能如期起脹,平扁頂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現(xiàn)倦怠氣乏,不渴不煩等虛證。用法用量加煨姜,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