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補氣湯

    《瑞竹堂經(jīng)驗方》卷一:補氣湯處方

    黃耆90克(去蘆,蜜水炙)人參 甘草(炙)各15克 麥門冬30克(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30克

    制法

    上藥哎咀。

    功能主治

    主肺氣虛弱,脈浮而軟,怔忡無力,少氣啟汗,鼻塞,腠理不密,易感風寒者。

    用法用量

    每服12克,用水225毫升,加生姜5片,煎至160毫升,去滓溫服,不拘時候。

    摘錄《瑞竹堂經(jīng)驗方》卷一《蘭室秘藏》卷中:補氣湯處方

    柴胡2分,升麻3分,黃耆8分,當歸身2錢,炙甘草4錢,紅花少許。

    功能主治

    年少時氣弱,常于氣海、三里灸之,節(jié)次約50-70壯,至年老添熱厥頭痛,雖冬天大寒,猶喜寒風,其頭痛則愈。微來暖處,或見煙火,其痛復作,5-7年不愈者。服清上瀉火湯后用此方。

    用法用量

    《醫(yī)學綱目》有細辛少許,麻黃(炒)、苦丁香各半錢,無紅花。

    摘錄《蘭室秘藏》卷中《嵩崖尊生》卷九:補氣湯處方

    白術(shù)1錢半,茯苓1錢,山楂1錢,人參1錢,半夏8分,陳皮8分,干葛7分,砂仁5分,炙草3分。

    功能主治

    脾弱,飲食不長肌肉。

    摘錄《嵩崖尊生》卷九《醫(yī)學集成》卷二:補氣湯處方

    黃耆1兩,焦術(shù)1兩,人參3錢,茯苓3錢,苡仁3錢,半夏3錢,肉桂2錢,甘草1錢。

    功能主治

    中風右半身不遂。

    摘錄《醫(yī)學集成》卷二《瑞竹堂方》卷一:補氣湯處方

    黃耆3兩(去蘆,蜜水炙),人參半兩,甘草(炙)半兩,麥門冬1兩(湯浸,去心),苦桔梗(去蘆,炒)1兩。

    功能主治

    補氣以養(yǎng)肺。主肺虛少氣自汗。

    用法用量

    原書治上證,須與益榮丹配合使用。

    摘錄《瑞竹堂方》卷一《脈癥正宗》卷一:補氣湯處方

    人參8分,黃耆1錢,玉竹2錢,白術(shù)1錢,木香3分,山藥1錢,陳皮8分,川芎8分。

    功能主治

    陽氣大虛。

    用法用量

    水煎服。

    摘錄《脈癥正宗》卷一《魏氏家藏方》卷四:補氣湯處方

    鹿茸(去毛,銼作段。酒浸,炙)1兩,當歸(去蘆,酒浸)1兩,白術(shù)(炒)1兩,附子2只(炮,去皮臍),北五味子(去梗)半兩,黃耆(鹽水炙)半兩,人參(去蘆)半兩,金釵石斛半兩,白茯苓(去皮)半兩,山藥(炒)半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補營衛(wèi)。主虛勞咳嗽,寒熱往來,四肢乏力。

    用法用量

    每服2錢,水1盞半,加生姜3片,大棗1枚,煎至7分,食前服。

    摘錄《魏氏家藏方》卷四《普濟方》卷三十五引《十便良方》:補氣湯處方

    五味子3兩(須用遼東者),甘草5錢,白鹽(炒)1兩(3件同拌,置器中露1宿,取出焙干),吳茱萸5錢。

    制法

    上為細末,干凈瓷瓶中盛。

    功能主治

    生胃中津液。主上焦虛熱,夜臥口干。

    用法用量

    每服1錢,以熟湯送下,不拘時候。

    摘錄《普濟方》卷三十五引《十便良方》《普濟方》卷三五二引《肘后方》:補氣湯處方

    黃雄雞1只,赤小豆5升(大豆亦得),干地黃1兩,甘草3兩,桂心3兩,黃芩3兩,芍藥3兩。

    功能主治

    產(chǎn)后大虛劣。

    用法用量

    以水2斗,煮雞、豆1斗,去滓納藥,煎取4升,分4次服。

    摘錄《普濟方》卷三五二引《肘后方》《便覽》卷一:補氣湯處方

    黃耆、白芍、甘草、澤瀉、陳皮、人參。

    功能主治

    皮膚麻癢。

    用法用量

    用水1盞半煎服。

    有痰,加半夏、生姜。

    摘錄《便覽》卷一
更多中藥材
  • 處方人參、黃耆、甘草、當歸、淮熟地、川芎、枸杞子、山楂。功能主治痘疹氣血兩虛,囊薄色淡,身涼體靜,頂平頂陷,漿清皺軟者。用法用量上加生姜2片,炒糯米百數(shù)粒,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卷十......
  • 《金鑒》卷五十六:保元化毒湯處方人參、黃耆(蜜炙)、甘草(炙)、當歸、南山楂、穿山甲(炒)、白芷、木香、僵蠶(炒、研)、川芎。功能主治氣血虛弱,痘瘡不能如期起脹,平扁頂凹,其色灰白,皮薄嫩亮,更現(xiàn)倦怠氣乏,不渴不煩等虛證。用法用量加煨姜,水......
  • 處方黃耆1兩,滑石末1兩。功能主治小兒痘疹5-6日后,痢疾或白或紅,或紅白相雜,及大人初痢、久痢。用法用量大人初痢,滑石用一兩五線、白糖一兩,不用黃耆;久痢,加黃耆,滑石仍用一兩五錢。摘錄《醫(yī)林改錯》卷下......
  • 處方人參、當歸、甘草、黃耆、白芍、米仁、茯苓。功能主治痘疹身涼體靜,漿不滿足,膿囊漸闊,收靨不齊。用法用量加生姜、大棗,水煎服。摘錄《救偏瑣言·備用良方》......
  • 處方黨參1兩5錢,白術(shù)(炒)1兩5錢,鹿角1兩5錢,當歸1兩5錢,香附1兩5錢,川芎1兩,附子(炙)1兩,獨活1兩,干姜1兩,川椒1兩,杜仲1兩,鱉甲1兩,蓽茇1兩,草果仁1兩,白芍1兩,生耆1兩5錢。制法用麻油3斤,將藥炸枯,去滓,再熬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