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白及膏

    《普濟(jì)方》卷三一四:白及膏處方

    良姜、白及、瀝青各等分。

    制法

    上為細(xì)末,嚼脂麻,水同熬為膏,入冷水共淀,用絆絹1片,火上攤作膏。

    功能主治

    螻蛄瘡。

    用法用量

    貼瘡上。

    摘錄《普濟(jì)方》卷三一四《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白及膏處方

    白及面1兩,煅石膏面1兩,凡士林8兩。

    制法

    以上藥物,調(diào)勻成膏。

    功能主治

    收斂生肌。主燒、燙傷,下肢潰瘍,臁瘡。

    用法用量

    外敷患處的清潔瘡面。

    摘錄《趙炳南臨床經(jīng)驗集》《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一:白及膏處方

    白及1兩,白蘞1兩,白蠟各1兩,黃耆(銼)1分,乳香(研)1分,牡丹皮1分,芍藥1分,丁香1分,麻油2兩。

    制法

    上9味,除油。蠟外,并銼細(xì);先煎麻油令沸,次入前項藥,以柳木枝不住手?jǐn)?,綿濾過去滓,再煎,入蠟,膏成,入銀石器中盛,候冷。

    功能主治

    小兒唇瘡。

    用法用量

    不拘多少,取敷瘡上。

    摘錄《圣濟(jì)總錄》卷一八一《得效》卷十九:白及膏處方

    川白芷、白及、松脂(均為末)。

    制法

    用頭發(fā)1大握,桐油1碗,于瓦器內(nèi)熬,候油沸,頭發(fā)熔爛,人上藥末,出火攤冷,以瓦器收貯,不容灰入。

    功能主治

    斷跟皸。

    用法用量

    每日100沸湯泡洗皸裂令軟,拭干,敷其上?;蚣由偎?。

    摘錄《得效》卷十九《衛(wèi)生鴻寶》卷二:白及膏處方

    白及5錢(炙,為末),廣膠1兩(烊化)。

    制法

    和勻。

    功能主治

    發(fā)背,搭手。

    用法用量

    敷患處,空一頭出氣,以白海蜇皮貼之。數(shù)次即消。

    摘錄《衛(wèi)生鴻寶》卷二
更多中藥材
  • 處方黃耆、芎、大黃、黃連、芍藥、莽草、黃芩、梔子仁各等分。制法上治下篩。功能主治癰疽發(fā)背。用法用量雞子白和如泥,涂故帛上,隨腫大小敷之,干則易之。若已開口,封瘡上,須開頭令歇氣。各家論述《千金方衍義》:黃耆排膿止痛,能收斂血氣,能解散熱毒......
  • 處方龍骨(研)3分,甘草(炙)3分,赤石脂3分,寒水石3分,大黃3分,石膏3分,桂心3分,栝樓3分。制法上為散。功能主治小兒壯熱,渴,痢。用法用量以水及酒5合,煮取2合,量大小分服之。摘錄《外臺》卷主十六引《小品方》......
  • 別名八圣種子丹處方沙蒺藜8兩,川續(xù)斷4兩(酒洗),覆盆子4兩(酒洗,去蒂),干枸杞4兩,山萸(去核,酒洗)2兩,菟絲子(酒煮)2兩,芡實4兩,蓮須4兩。制法蒸餅,酒打為丸,如梧桐子大。功能主治種子。主無子。用法用量八圣種子丹(《同壽錄》卷一......
  • 《壽世保元》卷二:八圣散處方黃芩5錢,黃連5錢,黃柏5錢,蒲黃5錢,雄黃2錢,蛇蛻(炒)2錢,雞內(nèi)金2錢,白丁香2錢。制法上為末。功能主治大頭瘟病,額大項腫。用法用量每服1錢,用藍(lán)靛根煎湯送下。摘錄《壽世保元》卷二《仙拈集》卷四:八圣散處方......
  • 處方香附(便制)2兩,丹皮2兩,川芎(酒炒)2兩,延胡索(炒)2兩,歸身(酒洗)2兩,生地(姜汁炒)2兩,白茯苓2兩,赤芍藥(酒炒)1兩半。制法上為細(xì)末,酒糊為丸,如綠豆大。功能主治經(jīng)脈不調(diào),濕氣白帶,腹痛胃弱。用法用量每50丸,空心滾水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