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八仙糕

    《萬技回春》卷三:八仙糕處方

    枳實(去瓤,麩炒)120克 白術(陳壁士炒)120克 白茯苓(去皮)60克 陳皮(炒)60黨 干山藥120克 蓮肉(去心、皮)60克 山楂肉(去核)60克 揀參30克(氣盛者,用砂仁30克代之)

    制法

    上藥為末。

    功能主治

    理脾胃,消飲食。脾胃虛損,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

    用白梗米5干克,糯米1干克打粉,用蜜1.5升,入藥末和勻,如做糕法,先就籠中劃小塊,蒸熟取出,火上烘干,瓦罐收貯封固。取3~5片食之,以白湯漱口。

    摘錄《萬技回春》卷三《外科正宗》卷一:八仙糕處方

    人參 山藥 茯苓 芡實 蓮肉各180克 糯米3干克 粳米7干克 白糖霜1.25干克、白蜜500毫升

    制法

    上將人參等五味各為細末,又將糯、粳米亦為粉,與上藥末和勻,將白糖和蜜湯中燉化,隨將粉藥乘熱和勻,攤鋪籠內(nèi),切成條糕蒸熟,火上烘干,瓷器密貯。

    功能主治

    養(yǎng)脾胃,助元陽。癰疽。脾胃虛弱,精神短少,飲食無味,食不作饑,及平常無病或久病,但脾虛食少嘔泄者。

    用法用量

    每日清早用白湯泡用數(shù)條,或干用亦可。

    摘錄《外科正宗》卷一《仙拈集》卷三引《傳家寶》:八仙糕處方

    白術8兩,白茯苓8兩,蓮肉8兩,芡實(飯上蒸熟,曬干,臨合微炒)8兩,山藥8兩,陳皮3兩,甘草3兩,臘月炒米3斗。

    制法

    每年臘月極凍之日,炒糯米,用大簸放天井中間,鋪開冷透,同藥共磨篩細,收瓷罐內(nèi)。

    功能主治

    補脾胃,肥壯身體。主飲食不消,大便瀉痢。

    用法用量

    臘月磨此糕,雖收三五年不壞不至,愈陳久功效愈大;若不在臘月炒磨,多生蛀蟲網(wǎng)絲,難以久收,壇放高燥處,勿近地氣潮濕,勿用盛酒鹽者;白糖須食時旋入沖調(diào),若同藥拌入,糕俱潮壞。

    摘錄《仙拈集》卷三引《傳家寶》《壽世保元》卷九:八仙糕處方

    人參(去蘆)4兩,茯苓(去皮)4兩,干山藥4兩,芡實(去殼)4兩,蓮肉(去心)4兩,不油白術(去蘆,米泔浸過1宿,切片,微炒)4兩,白糖霜1斤,白粳米2升(水淘凈,磨極細末)。

    制法

    將藥末、米粉、糖霜和一處,搓揉極勻,篩放籠內(nèi),竹刀劃成小片,蒸熟,入鍋再焙干。

    功能主治

    癰疽發(fā)背,出膿后脾胃虧損,不思飲食,或嘔吐泄瀉,四肢沉困無力。

    用法用量

    任意食之。

    摘錄《壽世保元》卷九《醫(yī)學集成》卷二:八仙糕處方

    芡實4兩,條參2兩,玉竹2兩,山藥2兩,蓮米2兩,茯苓2兩,苡仁2兩,扁豆2兩,米1升,黑芝麻1茶杯,黑小豆1茶杯,核桃仁3兩,花椒1撮。

    制法

    共炒,研為末。

    功能主治

    大養(yǎng)脾胃,長服益壽延年。主

    用法用量

    不論酥油、豬油、紅糖、白糖,隨意調(diào)服。

    摘錄《醫(yī)學集成》卷二《慈幼新書》卷二:八仙糕處方

    人參5錢,苡仁4兩,芡實4兩,山藥4兩,茯苓4兩,蓮肉4兩,白米粉5升,白洋糖任用。

    功能主治

    脾胃虛冷,涎流出而漬于頤間,不能收約,而成滯頤者。

    摘錄《慈幼新書》卷二《瘍醫(yī)大全》卷九引鄭氏方:八仙糕處方

    菟絲子4兩,魚鰾(切片,干面炒珠)4兩,山藥(炒)4兩,芡實(炒)4兩,白茯苓4兩,建蓮肉(去心,炒)4兩,薏苡仁(炒)4兩,白扁豆(炒)4兩,谷芽(炒)8兩,粳米(炒黃)18兩,秈鍋巴36兩。

    制法

    上為細末。

    功能主治

    脾泄,腎泄,并遠年休息痢。

    用法用量

    每早用1-2兩,入白糖少許,開水調(diào)服。

    摘錄《瘍醫(yī)大全》卷九引鄭氏方《醫(yī)述》卷七:八仙糕處方

    茯苓、山藥、苡仁、蓮子、砂仁、芡實、扁豆、谷芽。

    制法

    上為細末,加炒陳米1升,磨粉和入,再加洋糖,做成糕樣。

    功能主治

    調(diào)理脾胃。主

    用法用量

    早、晏隨食。

    摘錄《醫(yī)述》卷七《回春》卷三:八仙糕處方

    枳實(去瓤,麩炒)4兩,白術(陳壁土炒)4兩,白茯苓(去皮)2兩,陳皮(炒)2兩,干山藥4兩,蓮肉(去心皮)2兩,山楂肉(去核)2兩,揀參1兩(氣盛者,砂仁1兩代之)。

    制法

    上為末,用白粳米5升、糯米1升半,打粉,用蜜3斤入藥末和勻;如做糕法,先就籠中劃小塊,蒸熟取出,火烘干,瓦罐收貯封固。

    功能主治

    理脾胃,消飲食。主脾胃虛損,泄瀉不止。

    用法用量

    取3-5片食之,以白湯漱口。

    摘錄《回春》卷三
更多中藥材
  • 處方當歸、紅花、益智、白芍、益母草、甘草。功能主治產(chǎn)婦忽然腹痛,先行其水,嬰兒不降,忽誤吞熱物傷胎者。用法用量水煎服。如兒不下,取鯉魚1尾,同藥再煎,加醋1杯,服烏金丸。摘錄《女科切要》卷三......
  • 《平易方》卷三:保胎散處方熟地8錢,山藥5錢,杜仲(鹽水炒)3錢,白芍(酒炒)3錢,黃耆(酒炙)3錢,白術(土炒)2錢,補骨脂(酒炒)2錢,川斷2錢。功能主治孕婦傷胎動氣,下血,或常易小產(chǎn)者,服之可保足月分娩。用法用量清水煎服。摘錄《平易方......
  • 別名保胎散處方歸身、川芎、茯苓、玉竹、續(xù)斷、杜仲(炒)、黃芩(酒炒)、白術(土炒)、甘草。功能主治清熱安胎。主孕婦出痘腰痛。用法用量保胎散(《驗方新編》卷十)。摘錄《醫(yī)鈔類編》卷十九引聶氏方......
  • 處方黨參(飯上蒸3次)4兩,白術(蜜炙黃勿焦)4兩,當歸(酒炒)4兩,大熟地(酒蒸)6兩,茯苓(乳蒸3次)3兩,山藥(乳蒸3次)3兩,杜仲(姜汁炒斷絲)3兩,白芍(酒炒)3兩,川芎(炒黑)2兩,續(xù)斷(酒洗曬干)5兩,子芩(酒炒)1兩,砂仁(......
  • 處方大熟地5錢,山萸肉2錢5分,益母草1錢,條黃芩5分,麥冬2錢5分,生地1錢5分,阿膠1錢,北五味1分。功能主治小產(chǎn)諸癥。用法用量從受胎2個月服起,每日1劑,服50劑止。摘錄《達生編》卷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