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火把草、胖關(guān)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藥》),紫金藤(《云南中草藥選》),黃藤根(《廣西植物名錄》)。
《云南中草藥選》
為衛(wèi)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或根皮。全年可采。
生于向陽的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四川、廣西、湖南、浙江江西等地。
落葉攀援狀灌木,高2~3米。小枝紅褐色,有棱角,具小疣狀突起,疏生短柔毛或近于無毛。單葉互生,卵形或長(zhǎng)卵形,長(zhǎng)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尖銳,邊緣有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粉白色,側(cè)脈6~7對(duì),兩面突起;葉柄長(zhǎng)約1厘米,有棕色短柔毛?;ㄐ?,白色,為頂生圓錐花序;萼片5;花瓣5;雄蕊5,著生于花盤的邊緣;子房上位,3棱形,3室,每室有胚珠2顆。
苦澀,溫,劇毒。
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續(xù)筋接骨,祛瘀通絡(luò)。治骨折,風(fēng)濕疼痛,跌打損傷。
①治骨折:掉毛草根皮三錢。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毫升。
②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掉毛草根皮三錢。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毫升。(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hào):魯ICP備19034508號(hào)-2
火把草、胖關(guān)藤、掉毛草(《云南中草藥》),紫金藤(《云南中草藥選》),黃藤根(《廣西植物名錄》)。
出處《云南中草藥選》
來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昆明山海棠的全株或根皮。全年可采。
生境分布生于向陽的灌木叢或疏林中。分布云南、四川、廣西、湖南、浙江江西等地。
原形態(tài)落葉攀援狀灌木,高2~3米。小枝紅褐色,有棱角,具小疣狀突起,疏生短柔毛或近于無毛。單葉互生,卵形或長(zhǎng)卵形,長(zhǎng)6~12厘米,寬3~6厘米,先端尖銳,邊緣有鋸齒,上面綠色,下面粉白色,側(cè)脈6~7對(duì),兩面突起;葉柄長(zhǎng)約1厘米,有棕色短柔毛?;ㄐ?,白色,為頂生圓錐花序;萼片5;花瓣5;雄蕊5,著生于花盤的邊緣;子房上位,3棱形,3室,每室有胚珠2顆。
性味苦澀,溫,劇毒。
注意孕婦及體弱者忌服。
功能主治續(xù)筋接骨,祛瘀通絡(luò)。治骨折,風(fēng)濕疼痛,跌打損傷。
復(fù)方①治骨折:掉毛草根皮三錢。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毫升。
②治風(fēng)濕骨痛,跌打損傷:掉毛草根皮三錢。泡酒一斤,日服二次,每次五毫升。(性味以下出《云南中草藥》)
摘錄《中藥大辭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