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巖酸

    拼音注音Yán Suān別名

    獨牛、酸桿桿、一面鑼、巖丸子,石鼓子,一口血。

    出處

    本品原名獨羊,始載于《植物名實圖考》十七卷石草類,云:“獨牛生云南山石間。初生一葉,似秋海棠葉而光滑無鋸齒,淡綠厚脆,疏紋數(shù)道,面有紫暈如指印痕。莖高三四寸,從莖上發(fā)苞開花?;ㄒ嗨坪L模欢?,黃心一簇?!彼黾案綀D特征與現(xiàn)柔毛秋海棠頗似。

    來源

    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柔毛秋海棠的塊莖。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henryi Hemsl.

    采收和儲藏:秋后采挖,洗凈,曬干或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陰濕山地石隙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湖北、四川、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多年生小草本,高4-12cm。塊莖圓球形;無莖。通常有1葉(有時有2-3葉),葉柄長4-8cm,有柔毛;葉片圓心形,長寬約3-7cm,先端鈍或急尖,基部凹口張開,近對稱,兩面具伏生柔毛,邊緣有細圓齒。葉柄纖細,長4-8cm,有柔毛。二歧聚傘花序從地下生出,總花梗長7-17cm,有柔毛,花2-3朵,粉紅色;雌雄花各有花被片4。蒴果長近1.8cm,略具柔毛,有3翅,1翅較大,狹三角形,尖頭。花、果期秋季。

    性味

    味苦;酸。性微寒

    功能主治

    活血消腫;止血;解毒利濕。主跌打損傷;骨折;關(guān)節(jié)腫痛;狂犬咬傷;咯血;尿血;紅崩白帶;淋癥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9-15g。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葉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Yè出處《廣西藥植名錄》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葉。功能主治①《中國樹木分類學(xué)》:“葉磨粉,熱之以敷創(chuàng)傷。“②《廣西藥植名錄》:“治潰瘍?!坝梅ㄓ昧客庥茫貉心┤龌蛘{(diào)敷。摘錄《中藥大辭典》《中......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樹液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Shù Yè出處《廣西中草藥》來源為??浦参锬静_樹干中流出的樹脂。用刀刺破樹皮,待有乳白色樹脂流出,即用盛器裝好備用。性味《廣西中草藥》:“味淡澀?!肮δ苤髦巍稄V西中草藥》:“散結(jié)消腫......
  • 《中藥大辭典》:波羅蜜核中仁拼音注音Bō Luó Mì Hé Zhōnɡ Rén出處《綱目》來源為??浦参锬静_的種仁。性味《綱目》:“甘微酸,平,無毒?!肮δ苤髦我鏆?,通乳。治產(chǎn)后乳少或乳汁不通。①《綱目》:“補中益氣。“②《陸川本草》:......
  • 拼音注音Bīn Xuán Huā別名馬鞍藤、腎葉天劍來源旋花科打碗花屬植物腎葉打碗花Calystegia soldanella (L.)R. Brown,以全草及根狀莖入藥。秋冬采集根狀莖,洗凈曬干;夏秋采挖全草,切段曬干。性味微苦,溫。功......
  • 拼音注音Bīn Hǎi Qián Hú英文名Binhai common hogfennel root出處始載于《中國高等植物圖鑒》。來源藥材基源:為傘形科植物濱海前胡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eucedanum japonicum Thu......