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西南衛(wèi)矛

    拼音注音Xī Nán Wèi Máo來源

    藥材基源:為衛(wèi)矛科植物西南衛(wèi)矛的根、根皮、莖皮、枝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Euonymus hamiltonianus Wall.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收,洗凈,鮮用,或切片,或剝皮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1000m以下山地林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陜西、安徽、江西、湖北、湖南、四川、貴州、云南等地。

    原形態(tài)

    西南衛(wèi)矛 喬木,高5-10m。葉對生;葉柄長1.5-5cm;葉片長圓狀橢圓形、長圓狀卵形或長圓狀披針形,長7-12cm,寬3-7cm,先端急尖或短漸尖,葉背脈上常有短毛。聚傘花序有5至多花,總花梗長1-2.5cm;花白綠色,直徑約1cm,4數(shù),花絲細長,花藥紫色。蒴果粉紅帶黃,倒三角形,上部4淺裂,直徑1cm以上。種子每室1-2顆,紅棕色,有橙紅色假種皮。

    性味

    甘;微苦;微溫

    功能主治

    祛風濕;強筋骨;活血解毒。主風寒濕痹;腰痛;跌打損傷;血栓閉塞性脈管炎;痔瘡;漆瘡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5-30g;或浸酒。外用:適量,煎湯洗或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金果欖別名山總管、百解薯、銀袋、苦涼藤來源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百解馬兜鈴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塊根入藥。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腸炎腹瀉,菌......
  • 別名耿馬鉤藤、雙鉤藤、無柄果鉤藤、雙鉤來源茜草科白鉤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帶鉤的藤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活血通經(jīng)。用于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鈴子別名一面鑼、小一面鑼來源蘭科白鈴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塊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紅崩,淋病,白濁,白帶。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白鈴子拼音注音Bái L......
  • 《中國藥典》:白附子拼音注音Bái Fù Zǐ別名禹白附子、獨角蓮、獨腳蓮、牛奶白附、雞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來源學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與其它藥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內(nèi)服。功能主治殺蟲。外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備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