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小團(tuán)葉根

    拼音注音Xiǎo Tuán Yè Gēn別名

    猴子煙袋花、小團(tuán)葉、羊角藤

    來源

    藥材基源:為旋花科植物大葉銀背藤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rgyreia wallichii Choisy [Con-volvulus erythrocarpus Wall.]

    采收和儲藏:全年或秋、冬季采挖,洗凈,切片,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750-1460m的混交林及灌叢中。

    資源分布:分布于云南、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

    大葉銀背藤,木質(zhì)藤本。莖圓柱形,幼枝密被絨毛,老枝被短絨毛。單葉互生;葉柄長5-13cm,被短絨毛;葉片卵形或?qū)捫男危L10-25m,寬6-20cm,先端銳尖,基部心形,葉面無毛或散生伏毛,多皺紋,背面密被淡黃褐色絨毛;側(cè)脈10-15對,至邊緣弧形彎曲?;ㄐ蛞干嗷芗深^狀;總花梗極短,最長達(dá)2.5cm;苞片大,宿存;花兩性;萼片5,長橢圓形,外面被淡黃色長柔毛;花冠管狀漏斗形,白色、粉紅色,稀紫色,瓣中帶外面被白色長柔毛,冠檐近全緣或淺裂:雄蕊及花柱內(nèi)藏;花絲著生于距花冠基部9mm處,基部擴(kuò)大,密被長柔毛,花藥長圓形;子房無毛,柱頭之裂,頭狀。果圓球形,直徑8-9mm,紅色。

    性味

    苦;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乳腺炎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0g。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ā Jiǎo Wū別名活血蓮[湖北、湖南]、金杯盂、獨(dú)腳蓮[福建]、橐吾、鐵冬莧、大馬蹄、大馬蹄香、馬蹄當(dāng)歸、一葉蓮來源為菊科大吳風(fēng)草屬植物大吳風(fēng)草Farfugium japonicum (L)Kitam.[Liguaria Ka......
  • 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別名白金條[側(cè)根名]、白龍須[須狀根名]、八角王、八角梧桐、八角將軍、割舌羅、五角楓、七角楓、野羅桐、花冠木來源為八角楓科八角楓屬植物華瓜木Alangium chinense (Lour.) Rehd. 及瓜......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葉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Yè出處《南寧市藥物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葉。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功能主治《南寧市藥物志》:“跌打接骨。“復(fù)方①治乳結(jié)疼痛:八角楓葉數(shù)十張,抽去粗筋,搗爛敷中指(......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根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Gēn別名白龍須(《簡易草藥》),白金條(《分類草藥性》),白筋條(《四川中藥志》)。出處《簡易草藥》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根、須根或根皮。全年可采,挖取支根或須根,洗凈,......
  • 《中藥大辭典》:八角楓花拼音注音Bā Jiǎo Fēnɡ Huā別名牛尾巴花(《浙江民間常用草藥》)。出處《四川中藥志》來源為八角楓科植物八角楓或瓜木的花。植物形態(tài)詳“八角楓根“條。6月采。功能主治《四川中藥志》:“治頭風(fēng)痛及胸腹脹滿。研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