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鴉翅羽

    《中藥大辭典》:烏鴉翅羽拼音注音Wū Yā Chì Yǔ別名

    鴉翅(《丹溪心法》)。

    出處

    《本草圖經(jīng)》

    來源

    鴉科動物大嘴烏鴉翅羽。

    原形態(tài)

    動物形態(tài)詳"烏鴉"條。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治跌撲瘀血,破傷風(fēng)。

    ①《丹溪心法》:"破傷風(fēng),血疑心,燒灰存性,研細(xì),酒調(diào)一錢。"

    ②《綱目》:"治針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調(diào)敗之。又治痘瘡不出復(fù)入。"

    ③《東醫(yī)寶鑒》:"破瘀血,燒灰用。"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炙焦研末調(diào)敷。

    復(fù)方

    ①治從高墮下,瘀血棖心,面青短氣者:以烏翅羽七枚,以右翅者最良,燒末酒服之,當(dāng)吐血。(《肘后方》)

    ②治痘瘡復(fù)陷:取老鴉左翅,燒灰,用豮豬血和丸芡子大,每服一丸,以豮豬尾血同溫水化服。(《痘疹論》)

    摘錄《中藥大辭典》《中華本草》:烏鴉翅羽拼音注音Wū Yā Chì Yǔ別名

    鴉翅

    英文名Crow wing-feather出處

    出自《本草圖經(jīng)》

    來源

    藥材基源:為鴉科動物大嘴烏鴉的翅羽。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Corvus macrorhynchus Wagler

    采收和儲藏:捕捉后,拔取翅羽。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棲息于山區(qū)或平原,常見于田野屋旁、沙灘等地活動。性好結(jié)群。鳴聲粗厲而單調(diào)。雜食性,主要以昆蟲為食。4月末至6月末產(chǎn)卵。

    資源分布:全國大部地區(qū)均有分布。

    原形態(tài)

    大嘴烏鴉,全體純黑,上體除頭頂、后頸側(cè)外,多少渲染有綠色亮輝;喉沾深藍(lán)輝,翼下及尾下覆羽中有些羽尖帶藍(lán)或綠輝。虹膜黑褐色;嘴及腳、爪等均黑色。

    歸經(jīng)

    肝經(jīng)

    性味

    甘;淡;平

    功能主治

    活血去瘀。主跌撲瘀血;破傷風(fēng);痘瘡倒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燒存性研末,入丸、散。外用:適量,焙研調(diào)敷。

    各家論述

    1.《丹溪心法》:破傷風(fēng),血凝心,燒灰存性,研細(xì),酒調(diào)一錢。

    2.《綱目》:治針刺入肉,以三、五枚,炙焦,研末醋調(diào)敷之。又治痘瘡不出復(fù)入。

    3.《東醫(yī)寶鑒》:破瘀血,燒灰用。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āo Wǎ Wéi別名藏瓦韋來源藥材基源:為水龍骨科植物棕鱗瓦韋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episorus scolopendrius(Ham.ex D.Don)Mehra et Bir[L.excavatus Bory var......
  • 拼音注音āo Liè Máo Shè Xiānɡ別名毛麝香、山薄荷來源藥材基源:為玄參科植物凹裂毛麝香的全草。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Adenosma re-tusilobum Tsoong et Chin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切段曬干或鮮......
  • 《中藥大辭典》:埃蕾拼音注音āi Lěi出處《中國沙漠地區(qū)藥用植物》來源為龍膽科植物百金花的帶花全草。開花時采集,曬干。生境分布生于沙漠地區(qū)的湖盆,濕潤和鹽漬化的沙地。分布內(nèi)蒙古、新疆、河北、山東、山西、陜西等地。原形態(tài)一年生草本,高20~......
  • 拼音注音ān Huī Cì Huánɡ Bò別名黃柏、刺黃柏、三顆針英文名root of Anhwei Barberry出處出自《浙江天目山藥植志》。來源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安徽小檗的莖枝。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anhwe......
  • 來源小檗科安徽小檗Berberis anhweiensis Ahnendt,以樹枝、樹皮入藥。生境分布安徽、浙江。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燥濕,利尿殺蟲。主治黃疸,目疾,熱痢下血,淋濁帶下,瘡瘍熱毒,毒蛇咬傷,小兒疳積。用法用量3~5錢。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