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烏蘇里黃芩

    拼音注音Wū Sū Lǐ Huánɡ Qín別名

    小黃芩、胡黃芩、黃底芩

    來源

    藥材基源:為唇形科植物烏蘇里黃芩的根。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Scutellaria pekinbensis Maxim.var.ussuriensis(Regel)Hand.Mazz.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收,挖出根部,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一海拔450-1500m的山地林下或林間草甸濕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黑龍江、吉林、遼寧及內(nèi)蒙古。

    原形態(tài)

    烏蘇里黃芩,一年生草直立草本,高24-40cm。莖幾無毛或被極疏的小柔毛,基部常帶紫色。葉具柄,柄長0.5-2cm;葉片膜質(zhì),卵形或三角狀卵形,長1.4-4.7cm,寬1.2-3.5cm,上面無毛或生于基部者被糙伏毛,下面僅沿脈上被極疏的柔毛?;▽ι?,排列成頂生和總狀花序;苞片除最下一對葉狀較大外均細小,狹披針形;花萼僅脈上被疏柔毛,果時十分增大;花冠藍紫色,長1.7-1.8cm,筒前方基部略呈膝曲狀,下唇中裂片寬卵圓形,雄蕊4,二強;花盤肥厚,前方隆起。小堅時卵形,腹面中下部具1果臍?;ㄆ?-8月,果期7-10月。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止血;安胎。主高熱煩渴;肺熱咳嗽;熱毒瀉??;血熱吐衄;胎動不安;瘡癰腫毒;跌打損傷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6-15g。外用:適量,研末撒。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iàn Yì Lín Máo Jué別名小葉金雞尾巴草、小狗脊子英文名Variant Wood Fern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來源藥材基源:為鱗毛蕨植物變異鱗毛蕨的根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Dryopteris......
  • 《全國中草藥匯編》:變色紅菇別名蘑菇來源真菌類擔子菌綱傘菌目紅菇科變色紅菇Russula integra (L.) Fr.,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生于林內(nèi)地上。分布于吉林、河北、陜西、江蘇、福建、四川。性味微咸,平。功能主治追風,散寒,舒筋......
  • 拼音注音Pí Dàn別名皮蛋(《隨息居飲食譜》),彩蛋、松花蛋(江蘇)。出處《醫(yī)林纂要》來源為鴨蛋用石灰、草灰、鹽等腌制而成。性味《醫(yī)林篆要》:“味辛澀甘咸,寒?!肮δ苤髦巍夺t(yī)林纂要》:“瀉肺熱,醒酒,去大腸火,治瀉痢。能散、能斂?!罢洝?.....
  • 拼音注音Biàn Dòu Cài別名山芹菜、山芹、五指疳、鴨腳板、藍布正出處本品始載于《救荒本草》,云:變豆菜生輝縣荒野中,其苗葉初作地攤野生,葉似地牡丹極大,又鋸齒尖,其后葉中分生莖叉,梢葉頗小,上開白花,其葉味甘……“據(jù)其所述形態(tài),即指......
  • 《全國中草藥匯編》:壁虎拼音注音Bì Hǔ別名守宮、爬壁虎、爬墻虎、蝎虎、天龍來源守宮科動物無疣壁虎Gekko subpalmatus Gunther,以干燥全體入藥。夏秋捕捉,摔死或開水燙死,曬干或焙干。東北和華東地區(qū)產(chǎn)一種無蹼壁虎Ge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