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土沉香

    拼音注音Tǔ Chén Xiānɡ別名

    沉香[廣東]、白木香、芫香、六麻樹、女兒香、芽香樹

    來源

    為瑞香科沉香屬植物土沉香Aquilaria sinensis (Lour.) Gilg.,以含樹脂的心材入藥。

    生境分布

    生于熱帶、亞熱帶山地常綠林中和季雨林中。分布于福建、廣西、廣東等省區(qū)。

    原形態(tài)

    常綠喬木,高可達20米。根和莖有香氣。樹皮及枝灰褐色,外皮質(zhì)薄而致密,易剝落,小枝被柔毛。單葉互生,具柄;葉片橢圓形或卵形,長6~9厘米,寬2.5~4.5厘米,先端短漸尖,基部窄楔形,下延,全緣,下面及葉柄被伏貼絨毛,長成漸無毛。春末夏初開黃綠色花,數(shù)朵排成頂生或腋生傘形花序,被灰白色毛;花被管狀,有毛,先端5裂,喉部有鱗片10片,與雄蕊互生;雄蕊10,成2輪著生花被管上;子房瓶狀,被毛,無花柱,柱頭扁圓。蒴果木質(zhì),扁倒卵形,密被灰色絨毛,基部有宿存略為木質(zhì)的花被。

    栽培

    生于我國熱帶地區(qū),喜高溫高濕環(huán)境,對土壤要求不嚴,肥沃土壤生長快,但產(chǎn)香少,較瘦土壤生長雖慢,但易形成沉香。種子繁殖,種子成熟后隨采隨播。如果來不及播種,可用3倍濕沙混合貯存,但貯藏不能超過1周。條播,行距5寸,覆土9分左右,每畝播種量8~10斤。10天左右出苗,并搭可透40%光的棚遮陰,大寒到立春前后以6×5尺行株距定植。

    性狀

    為片狀或不規(guī)則的長條狀,大小不一,一面多具縱溝,由棕黑色的含樹脂部分與淡黃色木質(zhì)部交錯形成花紋,微有光亮;另一面(人工傷面或蟲傷面)多為黃褐色腐朽的木質(zhì),表面凹凸不平,入水半浮或上浮。氣芳香,味苦,燃燒時發(fā)濃煙,并有強烈的愉快香氣及黑色油狀物浸出。本品以色黑質(zhì)重,樹脂顯著,入水下沉者為佳。

    化學(xué)成分

    含揮發(fā)油及樹脂。

    性味

    辛、苦,微溫。

    功能主治

    降氣,調(diào)中,暖腎,止痛。主治:胸腹脹痛,嘔吐呃逆,氣逆喘促。

    用法用量

    0.3~1錢。

    制法

    選擇樹干直徑30厘米以上的小樹,用刀在樹干上順砍數(shù)刀,傷口深3~4厘米,為菌類所感染,數(shù)年后,在傷口處如有黑色沉淀物就是中藥的“沉香”。取下沉香曬干后,用刀挖去粘附在其上面的白色木片即成。

    備注

    同屬植物沉香Aquilaria agallocha Roxb. 葉橢圓狀披針形、披針形或倒披針形,先端長漸尖。傘形花序無總?;蚬6蹋换ò咨?。蒴果長3厘米以上。產(chǎn)印度尼西亞,柬埔寨及越南。我國臺灣亦有栽培。

    藥材呈圓柱狀或不規(guī)則棒狀,顏色較土沉香為深,表面為灰黑色或灰黃色,較油潤,因經(jīng)過刷色上膠,質(zhì)地較沉重,氣味較濃。含油樹脂。其醇提取物(48%),經(jīng)皂化后,水蒸氣蒸餾得揮發(fā)油約13%,油中含芐基丙酮(benzylactone, C6H5?CH2COCH3)、雙甲氧基芐基丙酮,倍半萜烯醇等。蒸餾后殘渣中有氫化桂皮酸(C6H5CH2CH2COOH),對甲氧基氫化桂皮酸等。據(jù)報道,從受霉菌感染本種沉香的揮發(fā)油中分離出倍半萜烯醇:沉香螺萜醇(agarospirol,C15H26O),沉香萜醇(agarol,C15H26O)、蛇床烷(selinane),兩種倍半萜烯化合物,具羥基酮及羥基的化合物,又在氣液層析中發(fā)現(xiàn)5中癸烯的異構(gòu)物。從未受霉菌感染本種沉香的揮發(fā)油中分離出的結(jié)晶性的沉香油醇,蛇床烷,兩種倍半萜烯化合物,具羥基酮及羥基的化合物,在氣液層析中發(fā)現(xiàn)有5種癸烯的異構(gòu)物。其功效與前種相同。

    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穿魚藤拼音注音Chuān Yú Ténɡ別名大穿魚草、水楊柳、疏脈山茱萸出處《紅河中草藥》來源為山茱萸科植物小梾木的全株。全年可采,洗凈,曬干或鮮用。生境分布生于半山坡、溪邊、林陰處。分布陜西、甘肅、湖北至西南、華南等地。原......
  • 來源石竹科簇生卷耳Cerastium caespitosum Gilib.,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東北、華北、西北和長江流域各省。性味苦,微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消腫止痛。主治感冒,乳癰初起,疔疽腫痛。用法用量0.5~1兩,外用適量,鮮全草搗......
  • 拼音注音Cū Yè Juǎn Bǎi別名肺筋草、石上柏、鳳尾草、鴨頭草、銀肺筋草英文名Roughleaved Spikemoss出處始載于《中國主要植物圖說蕨類植物門》?!吨袊幱脛游镏尽罚簯?yīng)用同于海龍。來源藥材基源:為卷柏科植物粗葉卷柏的......
  • 《中藥大辭典》:粗葉懸鉤子拼音注音Cū Yè Xuán Gōu Zi別名大葉蛇泡竻、大破布刺、老虎泡、虎掌竻,九月泡(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八月泡、牛尾泡、大竻壇(《廣西中草藥》)。出處廣州部隊《常用中草藥手冊》來源為薔薇科植物粗葉......
  • 拼音注音Cū Yè Mù別名白果雞屎樹英文名Root of Chinese Lasianthus出處始載于《海南植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雙子葉植物藥茜草科植物粗葉木的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Lasianthus chinensis Be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