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臺灣三顆針

    拼音注音Tái Wān Sān Kē Zhēn別名

    川上氏小檗、黑實檗木

    來源

    藥材基源:為小檗科植物臺灣小檗的根或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rberis kawakamii Hayata

    采收和儲藏:秋季采根,除去須根,洗凈,切段,曬干。春、夏采葉,洗凈,曬干。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2500-3500m的山地。

    資源分布:分布于臺灣。

    原形態(tài)

    臺灣小檗,常綠灌木,高1-2m。莖直立,多分枝,枝條淺黃色,有深槽及疣狀突起,刺3分叉,長1-3cm。葉數(shù)片簇生;具短柄或無柄;葉片橢圓形、卵形或倒卵形,通常長3-3.5(-6)cm,寬1-2.7cm,先端刺尖,基部楔形,邊緣有4-7個刺狀細鋸齒,刺長1-2mm,齒鋸3-6mm,兩面網(wǎng)脈開展。花10-15朵簇生于葉脈,花梗長5-12mm;萼片6,排成2燁,均為披針形,先端漸尖;花瓣6,矩圓形,長4.5mm,先端微凹,基部有1對腺體;雄蕊6,花藥截形;子房上位,內(nèi)含胚珠2-3個。漿果長圓形或近圓形,長約6mm,直徑4.5mm,有宿存花柱,果熟時紅色?;ㄆ?-6月,果期7-9月。

    性狀

    性狀鑒別,根圓柱形,有分枝,稍扭曲,直徑0.2-1.3cm。表面灰棕色,較粗糙,具明顯縱皺紋。質(zhì)硬略脆,較易折斷,斷面纖維性;橫切面可見明顯的放射狀射線,皮部較窄,棕色或棕黃色,木部占大部分,黃色。氣微,味苦。

    顯微鑒別,根橫切面;類圓形,邊緣常有2至多個凹陷。木栓細胞數(shù)得天獨厚,壁微木化。皮層5-6列薄壁細胞,與韌皮部的界取不甚明顯。皮層和韌皮部散有黃色的纖維及石細胞,單個或數(shù)個成束,纖維束纖維數(shù)可達10余個,主要存在于凹陷處內(nèi)側(cè)。韌皮射線細胞含草酸鈣方晶,近形成層入尤多。形成層成環(huán)。木質(zhì)部占大部分,細胞壁均木化;木射線寬1-11列細胞,偶含草酸鈣方晶。木射線及木薄壁細胞含大量淀粉粒。

    粉末特征:棕黃色。1.韌皮纖維黃色,多梭形,末端稍鈍圓,直徑12-52μm,長113-296μm,壁厚,木化,孔溝明顯,部分呈石細胞狀。2.木纖維多碎斷,直徑18-29μm,壁較薄,斜紋孔明顯。3.石細胞黃色,類方形、類圓形及類長方形,直徑24-62μm,壁厚,孔溝明顯。4.草酸鈣方晶方形及長方形,直徑24-27μm,多存在韌皮射線細胞中。5.導管主為具緣紋孔導管,直徑12-72μm。6.木栓細胞多角形,壁微木化。

    化學成分

    根含小檗堿(berberine),掌葉防已堿(palmatine),藥根堿(jatrorrhizine)小檗胺(berbamine),異粉防已堿(isotetrandrine)及木蘭花堿(magnoflorine)。

    鑒別

    理化鑒別,取本品粉末少許于載玻片上,滴加5%鹽酸1滴,加蓋玻片,放置片刻,鏡檢,可見大量黃色針狀、針簇狀及桿狀結(jié)晶析出。

    性味

    味苦;性寒

    功能主治

    清熱燥濕;瀉火。主濕熱腹瀉;痢疾;口瘡;瘡瘍腫毒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10-15g。外用:適量,煎水洗;或研末調(diào)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Bái Yè Guā Fù Mù別名烏骨藤、確絡(luò)風來源番荔枝科瓜馥木屬植物白葉瓜馥木Fissistigma glaucescens (Hance)Merr.,以根入藥。夏秋采集,曬干。性味辛、澀,溫。注意孕婦忌服。功能主治祛風除濕,......
  • 別名白葉花、銀背葉秔子梢、銀色秔子梢來源豆科白葉花柴Campylotropis argentea Schindl.,以根入藥。生境分布云南。性味澀,平。功能主治清熱利濕,收斂止血。主治腸炎,腹瀉,痢疾,浮腫,便血。本品還可治風濕,跌打損傷,......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葉藤別名紅藤仔、飛揚藤、胱皮藤、紅絲線、扛棺回[海南]來源蘿藦科白葉藤屬植物白葉藤Crytolepis sinensis (Lour.) Merr.,以全株入藥。全年可采,曬干。性味甘、淡,涼。有小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
  • 拼音注音Bái Tǔ Fú Línɡ別名白萆薢、白土苓、土茯苓、鐵架子土茯苓、九牛力、千斤力、土萆薢來源藥材基源:為百合科植物肖菝葜的塊莖。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Heterosmilax japonica Kunth采收和儲藏:春、秋二季采挖......
  • 來源蘿藦科白地牛Cynanchum mooreanum Hemsl.,以根入藥。生境分布江蘇、浙江、安徽、福建、江西、河南、湖北、廣東。功能主治主治腸結(jié)核。用法用量配苦木霜、黃柏、毛冬青根各3錢,水煎服。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