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濕生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lea aquarum Dun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鮮用或曬干。
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1500m的溪谷水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草本,高15-30cm。莖肉質(zhì),帶紅色。單葉對生;葉柄纖細(xì),長約及葉片的二分之一;托葉心形或?qū)捖研?,長2-6mm,在葉柄間部分合生;葉片膜質(zh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7cm,寬1-3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圓齒或圓齒狀鋸齒,上面疏生貼伏的柔毛,鐘乳體紡錘形,常在下面較明顯;基生脈3條,在上面隆起,其側(cè)生的2條伸達(dá)葉上部與側(cè)脈連結(jié),側(cè)脈多數(shù)纖細(xì),不整齊地彼此連結(jié)。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聚傘狀傘房花序松散,具長總梗,整個花序長3-6cm,雌聚傘花序密集成簇生狀,或具短梗呈傘房狀,長3-10mm;雄花大,直徑1.8-2mm,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近先端背面有角突,雄蕊4;雌花小,長約0.6mm,花被片3,極不等大。瘦果寬卵圓形,褐色,表面有細(xì)點狀突起。花期3-5月,果期4-6月。
淡;性涼
清熱解毒。主瘡癤
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CopyRight ©2019-2025 學(xué)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藥材基源:為蕁麻科植物濕生冷水花的全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Pilea aquarum Dunn
采收和儲藏:夏、秋季采收全草,鮮用或曬干。
生境分布生態(tài)環(huán)境:生于海拔350-1500m的溪谷水邊陰濕處。
資源分布:分布于江西、福建、湖南、廣東、四川等地。
原形態(tài)草本,高15-30cm。莖肉質(zhì),帶紅色。單葉對生;葉柄纖細(xì),長約及葉片的二分之一;托葉心形或?qū)捖研?,長2-6mm,在葉柄間部分合生;葉片膜質(zhì),橢圓形或橢圓狀披針形,長2.5-7cm,寬1-3m,先端銳尖或漸尖,基部楔形或圓形,邊緣有鈍圓齒或圓齒狀鋸齒,上面疏生貼伏的柔毛,鐘乳體紡錘形,常在下面較明顯;基生脈3條,在上面隆起,其側(cè)生的2條伸達(dá)葉上部與側(cè)脈連結(jié),側(cè)脈多數(shù)纖細(xì),不整齊地彼此連結(jié)。雌雄異株或同株;雄聚傘狀傘房花序松散,具長總梗,整個花序長3-6cm,雌聚傘花序密集成簇生狀,或具短梗呈傘房狀,長3-10mm;雄花大,直徑1.8-2mm,花被片4,合生至中部,近先端背面有角突,雄蕊4;雌花小,長約0.6mm,花被片3,極不等大。瘦果寬卵圓形,褐色,表面有細(xì)點狀突起。花期3-5月,果期4-6月。
性味淡;性涼
功能主治清熱解毒。主瘡癤
用法用量內(nèi)服:煎湯,15-30g。外用:適量,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