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四季海棠

    拼音注音Sì Jì Hǎi Tánɡ別名

    蜆肉海棠。

    來源

    藥材基源:為秋海棠科植物四季海棠的花和葉。

    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Begonia semperflorens Link et Otto

    采收和儲藏:全年均可采,多為鮮用。

    生境分布

    生態(tài)環(huán)境:原產(chǎn)巴西。

    資源分布:我; 務(wù)地有栽救國。

    原形態(tài)

    直立肉質(zhì)草本,高15-45cm。根呈纖維狀。全株無毛,基部多分枝,綠色或淡紅色。單葉互生;葉柄著生于葉片基部;葉稍肉質(zhì),卵形或?qū)捖研?,長5-8cm,寬3.5-7.5cm,先端圓鈍,基部稍心形略偏斜,邊緣有鋸齒和睫毛,兩面光亮,綠色;主脈通常微紅?;ǖt或帶白色,數(shù)朵集生在腋生的總花梗上,花單性,雌雄同花,雄花較大,徑約1-2cm,花被片4,內(nèi)面2片較??;雌花稍小,花被片5。蒴果綠以,并有紅色的3翅,其中一翅稍大?;ㄆ谌?。

    化學成分

    干葉含草酸(oxalic acid),延胡索酸(fumaricacid),琥珀酸(succinic acid)和蘋果酸(malic acid)等[1]。

    性味

    味苦;性涼

    功能主治

    清熱解毒。主瘡癤

    用法用量

    外用:適量,鮮品搗敷。

    摘錄《中華本草》
更多中藥材
  • 拼音注音Cū Pí Wā別名癩皮蛙英文名toad出處始載于《中國藥用動物志》。來源藥材基源:為蛙科動物粗皮蛙的全體。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Ranarugosa (schlegel).采收和儲藏:夏季捕捉,捕得后,洗凈,鮮用或烘干。生境分布生態(tài)......
  • 拼音注音Cū Cāo Fènɡ Wěi Jué別名井口邊草[云南]來源蕨類鳳尾蕨科粗糙鳳尾蕨Pteris laeta Wall.,以全草入藥。生境分布西南地區(qū)。性味微苦、淡,寒。功能主治消炎止痢,舒筋接骨。主治慢性肝炎,痢疾;腰背痛,骨折。......
  • 拼音注音Cū Kānɡ Chái別名香桂樹、香檀、痢靈樹、呂宋楸莢粉[腺體粉末]來源大戟科野桐屬植物粗糠柴Mallotus philippinensis (Lam.)Muell.-Arg.,以果實表面的粉狀毛茸和根入藥。根隨時可采,腺毛及毛......
  • 別名皺柄羊肚菌、粗腿羊肚菌、羊肚菜來源真菌類子囊菌綱盤菌目馬鞍菌科粗腿羊肚菜Morchella crassipes (Vent.) Pers.,以子實體入藥。生境分布春夏之交雨后產(chǎn)生于混交林內(nèi)地上。性味甘,平。功能主治益腸胃,化痰理氣。用于......
  • 拼音注音Cū Jīnɡ Luó Guō Dǐ別名鑼鍋底、蛇蓮、曲蓮。來源藥材基源:為葫蘆科植物異葉赤瓟?shù)膲K根。拉丁植物動物礦物名:Thladiantha hookeri C.B Clarke采收和儲藏:秋、冬季采挖,除去蘆頭及須根,洗凈切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