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觀音莧根

    拼音注音Guān Yīn Xiàn Gēn出處

    《重慶草藥》

    來源

    為菊科植物觀音莧

    性味

    《重慶草藥》:"味淡,性溫,無毒。"

    功能主治

    行氣活血。治產(chǎn)后停瘀腹痛,血崩,瘧疾。

    ①《重慶草藥》:"治血氣痛,血崩。"

    ②治瘧疾,產(chǎn)后瘀血腹痛。(福建)

    用法用量

    內(nèi)服:煎湯,2~3兩。

    復(fù)方

    ①治血氣痛:觀音莧根六兩,劉寄奴根-兩,小茴香根一兩,血當歸一兩,香樟根一兩。煨酒服,每次服一兩。(《重慶草藥》)

    ②治產(chǎn)后瘀血腹痛:觀音莧根(或全植物)二至三兩。水、酒各半煎服。(福建)

    ③治血崩:觀音莧根四兩,棕粑兒二兩。燉刀口肉吃。(《重慶草藥》)

    ④治瘧疾:觀音莧根酌加烏豆,燉紅酒,瘧前二小時服。(福建)

    摘錄《中藥大辭典》
更多中藥材
  • 《中藥大辭典》:蚌淚拼音注音Bànɡ Lèi別名活蚌水(《本經(jīng)逢原》),蚌清水(《泉州本草》)。出處《綱目拾遺》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褶紋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蚌類的體內(nèi)分泌液。功能主治清熱,明目,解毒。治消渴,赤眼,燙傷。①《日華子本草》:......
  • 《中藥大辭典》:蚌粉拼音注音Bànɡ Fěn別名蚌蛤灰(《千金方》),蜃灰(《綱目》),蚌殼粉(《本草述》),蚌殼灰(《中國醫(yī)學大辭典》)。出處《日華子本草》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褶紋冠蚌或三角帆蚌等貝殼制成的粉。取蚌殼洗凈,刮去黑皮,......
  • 《中藥大辭典》:蚌肉拼音注音Bànɡ Ròu別名河歪(《本草再新》),河蛤蜊(《吉林中草藥》)。出處《食療本草》來源為蚌科動物背角無齒蚌或褶紋冠蚌、三角帆蚌等蚌類的肉。全年均可捕捉。原形態(tài)①背角無齒蚌貝殼2片,呈具有角突的卵圓形,殼長約為殼......
  • 拼音注音Bànɡ Huā來源鴨跖草科紫萬年青屬植物紫萬年青Rhoeo discolor (L’Her.) Hance,以花葉入藥。全年可采,鮮用或曬干,或?qū)⒒ㄕ艏s10分鐘,曬干。性味甘、淡,涼。功能主治清熱化痰,涼血止痢。用于肺燥咳嗽,咯血......
  • 《中藥大辭典》:蝙蝠拼音注音Biān Fú別名服翼(《爾雅》),天鼠、伏翼(《本經(jīng)》),飛鼠、老鼠、蟙蟔(《方言》),仙鼠(《爾雅》郭璞注),夜燕(《綱目》)出處《本經(jīng)》來源為蝙蝠科動物蝙蝠的全體。捕得后,去凈毛、爪、內(nèi)臟,風干或曬干。生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