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桉油

    英文名OLEUM EUCALYPTI來源

    本品為桃金娘科植物藍桉Eucalyptus globulus Labill.、樟科植物Cinnamomum camphora (L.) Sieb. 或上述兩科同屬其他植物經水蒸氣蒸鎦得到的揮發(fā)油。

    性狀

    本品為無色或微黃色的澄清液體;有特異的芳香氣,微似樟腦,味辛、涼;貯存日久,色稍變深。本品在70%乙醇中易溶。相對密度應為0.895~0.920(附錄ⅦA)。折光率應為1.458~1.468(附錄ⅦF)。

    貯藏

    遮光,密封,置陰涼處。

    鑒別

    取本品0.1ml ,加無水乙醇使成1ml,振搖使溶解,作為供試品溶液。另取桉油精對照品,同法制成對照品溶液。照薄層色譜法(附錄Ⅵ B)試驗,吸取上述兩種溶液各2μl,分別點于同一硅膠G薄層板上,以環(huán)己烷-醋酸乙酯(9.5:0.5) 為展開劑,展開,取出,晾干,噴以 1%香草醛硫酸溶液。供試品色譜中,在與對照品色譜相應的位置上,顯相同顏色的斑點。

    含量測定

    取本品,照桉油精含量測定法(附錄Ⅹ C)測定,即得。本品含桉油精 (C10H18O) 不得少于70.0% (g/g)。

    功能主治

    祛風止痛。用于皮膚瘙癢,神經痛。

    摘錄《中國藥典》
更多中藥材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金果欖別名山總管、百解薯、銀袋、苦涼藤來源馬兜鈴科馬兜鈴屬植物百解馬兜鈴Aristolochia westlandii Hemsl.,以塊根入藥。夏秋采挖,洗凈切片,曬干。性味苦,寒。功能主治清熱解毒。用于腸炎腹瀉,菌......
  • 別名耿馬鉤藤、雙鉤藤、無柄果鉤藤、雙鉤來源茜草科白鉤藤Uncaria sessilifructus Roxb.,以帶鉤的藤入藥。生境分布廣東、廣西、云南。性味甘,微寒。功能主治清熱平肝,活血通經。用于頭痛眩暈,感冒夾驚,驚癇抽搐,妊娠子癇;......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鈴子別名一面鑼、小一面鑼來源蘭科白鈴子Nervilia tibetensis Rolfe,以塊莖入藥。生境分布四川、西藏。功能主治主治紅崩,淋病,白濁,白帶。摘錄《全國中草藥匯編》《中華本草》:白鈴子拼音注音Bái L......
  • 《中國藥典》:白附子拼音注音Bái Fù Zǐ別名禹白附子、獨角蓮、獨腳蓮、牛奶白附、雞心白附、疔毒豆、麻芋子、雷振子英文名RHIZOMA TYPHONII來源本品為天南星科植物獨角蓮Typhonium giganteum Engl. 的干......
  • 《全國中草藥匯編》:白降丹拼音注音Bái Jiànɡ Dān來源學名:Hydrangyrum Chloratum Compositum。由汞與其它藥物加工制成。注意有毒。不供內服。功能主治殺蟲。外治癰疽發(fā)背一切疔毒。用法用量2~6厘。備注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