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素問懸解》 六元正紀大論

    太陽所至為寢汗。

    王冰注云:寢汗,謂睡中汗發(fā)于胸嗌頸腋之間也,俗誤呼為盜汗。

    時必順之,治以勝也。

    王云:春宜涼,夏宜寒,秋宜溫,冬宜熱,此時之宜,不可不順。然犯熱治以寒,犯寒治以熱,犯春宜用涼,犯秋宜用溫,是以勝也。犯熱治以咸寒,犯寒治以甘熱,犯涼治以苦溫,犯溫治以辛涼,亦勝之道也。

    木郁達之,火郁發(fā)之,土郁奪之,金郁泄之,水郁折之,然調(diào)其氣。

    王云:達謂吐之,令其條達也。發(fā)謂汗之,令其疏散也。奪謂下之,令無擁礙也。泄謂滲泄之,解表利小便也。折謂抑之,制其沖逆也。通是五法,乃氣可平調(diào),后乃觀其虛盛而調(diào)理之也。

    上所識各條,有與本書相發(fā)明者,有詳本書所自出者,有補本書所未及者,有證本書之訛誤者,故悉錄之,以備參考。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