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痧若緊者,只在頃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誠痧之慢矣。
而余謂必須速治者,毋乃憂人之太過乎?而不知其非也。夫痧之致人于死者,雖有如是之久,而其痧毒蔓延于腸胃、經絡間者,正多兇險之處,即如痧毒滯結于身之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里或中或表,既有若是之滯結者,必不尤然若是之滯結而已也。將且在內者,先壞臟腑,在中者,先損經絡,在表者,先潰肌肉。雖未即斃,而其難治之形必然先見,若一不治,便成死癥。慢痧之可畏也如是,安可以死日之慢,而不速為之早治乎。
《儒門事親》(公元 1228 年? )金.張從正(子和、戴人)。十五卷。主張治療用汗吐下三法,用要偏于寒涼,但在攻邪方面有其長處。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 版權所有
網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痧若緊者,只在頃刻,慢者,或期至十日半月而死,或期至一月二月而死,甚有期至三四月而死,此誠痧之慢矣。
而余謂必須速治者,毋乃憂人之太過乎?而不知其非也。夫痧之致人于死者,雖有如是之久,而其痧毒蔓延于腸胃、經絡間者,正多兇險之處,即如痧毒滯結于身之或左或右,或上或下、或里或中或表,既有若是之滯結者,必不尤然若是之滯結而已也。將且在內者,先壞臟腑,在中者,先損經絡,在表者,先潰肌肉。雖未即斃,而其難治之形必然先見,若一不治,便成死癥。慢痧之可畏也如是,安可以死日之慢,而不速為之早治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