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生理學》 第一節(jié) 神經元活動的一般規(guī)律

    人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都是直接或間接處于神經系統(tǒng)的調節(jié)控制之下,神經系統(tǒng)是整體內起主導作用調節(jié)系統(tǒng)。人體是一個極為復雜的有機體,各器官、系統(tǒng)的功能不是孤立的,它們之間互相聯系、互相制約;同時,人體生活

    ■[此處缺少一些內容]■

    (二)神經纖維傳導的速度

    用電生理方法記錄神經纖維的動作電位,可以精確地測定各種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不同種類的神經纖維具有不同的傳導速度(表10-1,表10-2)。一般地說,神經纖維的直徑越大,其傳導速度也越大;這是因為直徑大時神經纖維的內阻就小,局部電流的強度和空間跨度就大。有髓纖維的傳導速度與直徑成正比,其大致關系為:傳導速度(m/s)=6×直徑(μm)。一般據說扔髓纖維的直徑是指包括軸索與髓鞘在一起的總直徑,而軸索直徑與總直徑的比例與傳導速度又有密切關系,最適宜的比例為0.6左右。

    直徑相同的恒溫動物與變溫動物的有髓纖維其傳導速度亦不相同;如貓的A類纖維的傳導速度為100m/s,而蛙的A類纖維只有40m/s。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與溫度有關,溫度降低則傳導速度減慢。

    經測定,人的上肢正中神經的運動神經纖維和感覺神經纖維的傳導速度分別為58m/s和65m/s。當周圍神經發(fā)生病變時傳導速度減慢。因此測定傳導速度有助于診斷神經纖維的疾患和估計神經損傷的預后。

    表10-1神經纖維的分類(一)

    纖維分類A類(有髓纖維)B類(有髓纖維)C類(無髓纖維)AαAβAγAδSCdrC來源初級肌梭傳入纖維和支配梭外肌的傳出纖維皮膚的觸壓覺傳入維生素支配梭內肌的傳出纖維皮膚痛溫覺傳入纖維自主神經節(jié)前纖維自主神經節(jié)后纖維后根據中傳導痛覺的傳入纖維纖維直徑(μm)13-228-134-81-41-30.3-1.30.4-1.2傳導速度(m/s)70-12030-7015-3012-303-150.7-2.30.6-2.0鋒電位持續(xù)時間(ms)0.4-0.51.22.0負后電位%鋒電位高度3-53-5無持續(xù)時間(ms)12-30--50-80--正后電位%鋒電位高度0.21.5-4.01.510-30持續(xù)時間(ms)40-60100-300300-100075-100

    表10-2神經纖維的分類(二)

    纖維類別來源直徑(μm)傳導速度(m/s)電生理學上的分類I肌梭及腱器官的傳入纖維12-2270-120AαⅡ皮膚的機械感受器傳入纖維(觸、壓、振動感受器傳入纖維)5-1225-70AβⅢ皮膚痛溫覺傳入纖維,肌肉的深部壓覺傳入纖維2-510-25AδN無髓的痛覺纖維,溫度、機械感受器傳入纖維0.1-1.31C

    (三)神經纖維的分類

    1.根據電生理學的特性分類主要是根據傳導速度(復合動作電位內各波峰出現的時間)和后電位的差異,將哺乳類動物的周圍神經的纖維分為A、B、C三類(表10-1)。

    A類:包括有髓鞘的軀體的傳入和傳出纖維,根據其平均傳導速度又進一步分為α、β、γ、δ四類。

    B類:有髓鞘的自主神經的節(jié)前纖維。

    C類:包括無髓鞘的軀體傳入纖維(drC)及自主神經節(jié)后纖維(sC)。

    D類纖維的直徑

更多中醫(yī)書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