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查古籍
《審視瑤函》(公元 1644 年)明.付仁宇(允科)[傅仁宇]著。六卷,首一卷。 先總論,次方論。論述 108 證及其治法方劑,并述眼科手術(shù)方法,附有醫(yī)案、圖說、歌括。
(公元 1615 年)明.龔?fù)①t(子才、云林)著。十卷,分為十集。首集為診治諸論,次為諸病的辨證施治。
血虛身熱有奇方.古有當(dāng)歸補血湯.五倍黃 歸一分.(分.去聲.黃 一兩.當(dāng)歸二錢五分.水煎服.)真陰濡布主之陽.
陳修園曰.凡輕清之藥.皆屬氣分.味甘之藥.皆能補中.黃 質(zhì)輕而味微甘.故略能補益.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以為主治大風(fēng).可知其性矣.此方主以當(dāng)歸之益血.倍用黃 之輕清走表者為導(dǎo).俾血虛發(fā)熱.郁于皮毛而不解者.仍從微汗泄之.故癥象白虎.不再劑而熱即如失也.元人未讀本經(jīng).此方因善悟暗合.其效無比.究之天之仁愛斯民特出此方.而假手于元人.非元人識力所可到也.吳鶴皋以陽生陰長為解.亦是庸見.故特詳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