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公元 536 年? )梁.陶弘景(隱居)注。七卷。原書己佚,內(nèi)容尚散見于《經(jīng)史證類備急本草》中。集注是在《 神農(nóng)本草經(jīng)》基礎(chǔ)上進行整理, 又增藥 365 種, 分為玉石、草、木、果、 菜,有名未用六類。
學(xué)術(shù)價值:
首創(chuàng)用自然屬性分類方法。確立綜合本草的基本格式。
(公元 1116 年)宋.寇宗奭撰。二十卷。載藥物 460 種,闡發(fā)藥性較詳盡,并指出用藥要結(jié)合年齡老少、體質(zhì)強弱、疾病新久等,對辨認(rèn)藥物的真?zhèn)蝺?yōu)劣亦有詳細(xì)闡述。
論曰眼生翳膜,或新或久,皆緣腑臟之間,風(fēng)邪毒熱,沖發(fā)于上,蘊結(jié)不散,其狀非一,是故障有內(nèi)外,翳有浮沉,或淺或深,可治不治,龍木論載之詳矣,世之俗工,往往以鉤割針鐮熨烙之法,取快一時,曾不知此法不慎。反致盲瞽,蓋翳膜之病,有可以鉤割針鐮熨烙者,有專于服藥者,有先服藥及洗點,而后用鉤割針鐮熨烙者,誠能研究經(jīng)旨,洞考六脈,以知腑臟虛實,然后心諦目察,曰是可以服藥,曰是可以點洗,曰是可以針鐮鉤割,則豈有妄致?lián)p傷者乎,今姑摭其服餌之良,次以點洗之劑云。
治內(nèi)外障翳,不問年月遠(yuǎn)近,及眼中一切疾,磁石丸方
磁石(醋淬十遍) 肉蓯蓉(酒浸切焙各三兩) 牛膝(酒浸切焙) 桂(去粗皮) 巴戟天(去心) 遠(yuǎn)志(去心) 干姜(炮) 地骨皮(洗) 附子(炮裂去皮臍) 黃 (銼) 覆盆子 防風(fēng)(去叉) 柏子仁(別研各一兩) 生干地黃(洗切焙) 鹿茸(去毛酥炙各二兩)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上一十六味,搗研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鹽湯鹽酒下,空心日午近夜各一。
治內(nèi)外障,眼翳膜,芎 散方
芎 菊花 荊芥穗 石膏(各一兩) 甘草(炙銼半兩)
上五味,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食后臨臥溫水調(diào)下。
治眼障翳,密蒙花丸方
密蒙花 黃柏根(洗銼各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丸,至十五丸,食后臨臥,熟水下,或煎餳湯下。
治風(fēng)毒熱眼,翳膜侵遮,不計久新,及一切內(nèi)外障眼,八子丸方
青葙子 決明子(炒) 葶藶子(炒) 車前子 五味子 枸杞子 地膚子 茺蔚子 麥門冬(去心焙) 生干地黃(洗焙) 細(xì)辛(去苗葉) 桂(去粗皮) 赤茯苓(去黑皮) 澤瀉防風(fēng)(去叉)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上一十六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至三十丸,茶清下,溫米飲亦得,日三。
治內(nèi)外障眼,退翳膜,去風(fēng)毒,還睛湯方
甘菊花 蔓荊子 蒺藜子(炒去角) 谷精草 牡蠣(燒) 芎 仙靈脾 生地黃(各半兩) 蛇蛻(五條) 羌活(去蘆頭) 防風(fēng)(去叉) 桑葉 蟬蛻(洗) 地骨皮(洗各一兩)
上一十四味,粗搗篩,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竹葉二片,荊芥兩穗,煎至七分,去滓食后臨臥溫服。
治內(nèi)外障翳,精明湯方
羚羊角(鎊二兩) 當(dāng)歸(切炒)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淡竹葉 芍藥 木賊 大黃(銼炒) 荊芥穗 石決明
上一十味,粗搗篩,每服四錢匕,苦竹葉十片,水一盞半,煎至七分,去滓溫服,日三治內(nèi)外障翳,一切眼疾,甘菊湯方
甘菊花 大黃(銼炒) 旋復(fù)花 升麻 石決明 芎 (各半兩) 羌活(去蘆頭) 地骨皮(洗) 青葙子 車前子 石膏(碎) 木賊(銼炒) 黃芩(去黑心) 梔子仁 草決明(炒) 甘草(炙銼)
上一十九味,粗搗篩,每服三錢匕,水一盞,蜜少許,同煎至七分,食后夜臥,去滓溫服。
治眼目翳膜,遮障昏暗,退翳仙術(shù)散方
蒼術(shù)(米泔浸一宿切焙二兩) 蟬蛻(洗) 谷精草(各一分) 蛇蛻(洗焙一錢) 黃芩(去黑心半兩) 甘草(炙銼) 木賊(各一兩)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空心臨臥冷水調(diào)下。
治外障赤肉翳膜,遮障不明,炙肝散方
石決明(洗) 谷精草(洗各四兩) 皂莢(炙去皮子一分) 甘草(炙銼二兩) 木賊(銼)黃芩(去黑心各五兩) 蒼術(shù)(米泔浸七日切焙半斤)
上七味,搗羅為散,每用 豬肝一葉,去筋膜,切數(shù)縫,滲藥末五錢,分于縫內(nèi),仍滲鹽一錢,合定用,旋斫濕柳枝三四條,閣起慢火炙香熟,早晨空心令吃盡,續(xù)吃冷飯一盞壓之,仍于三里穴,灸二三七壯,三日后,有淚下為驗,七日翳膜必退,每旦用新水漱口。
治內(nèi)外障眼,二明散方
蒼術(shù)(四兩米泔浸七日逐日換泔切片別研青鹽一兩同炒黃色去鹽用術(shù)) 木賊(二兩童子小便浸一兩日洗焙)
上二味 搗羅為散,每服一錢匕,米飲調(diào)下。
治眼一切內(nèi)外障,翳膜遮蔽,時作疼痛赤澀,地黃丸方
熟干地黃(二兩) 蜀椒(去目并閉口炒出汗一兩)
上二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二十丸,食后臨臥,新米泔飲下。
治一切翳障,點眼還睛膏方
黃連(去須) 鉛丹(水飛過各一兩) 黃柏(去粗皮半兩) 桃仁(去皮尖雙仁) 杏仁(去皮尖雙仁各七粒) 龍腦(研半錢) 白沙蜜(四兩)
上七味,除龍腦鉛丹蜜外,各搗碎,用井水二盞,及蜜鉛丹,攪勻浸三日后,入銀石器內(nèi),文武火熬、及一半。綿濾去滓,入龍腦成膏,瓷合子內(nèi)密封。掘地埋一宿,出火毒,不拘時候點之。
治眼外障翳,水照丸方
黃蠟(片切一兩) 蛇蛻(燒灰研一分) 鉛丹(水飛研一兩) 水銀(一分) 丹砂(研少許)雞卵殼(一枚雛烏雞始初生者須要完全去里面清并膜只用殼研如粉)
上六味,先將黃蠟熔成汁,次投諸藥,用柳枝同攪成膏,候不見水銀星可丸,即丸如豌豆大,捏作餅子,以丹砂末為衣,仍置丹砂末內(nèi)養(yǎng)之,每用一餅,臨臥安在眼內(nèi)。至天明開眼,遺放水盞內(nèi),上有翳膜,再洗藥,以丹砂末衣過養(yǎng)之,其水盞預(yù)置于頭畔。
治內(nèi)外障,及翳膜赤脈昏澀,洗眼方
桑條(二三月間采嫩者曝干凈器內(nèi)燒過令火自滅成白灰)
上一味細(xì)研,每用三錢匕,入瓷器,或銀石器中,以沸湯泡,打轉(zhuǎn)候澄,傾清者入別器內(nèi)、更澄,以新綿濾過,極清者置重湯內(nèi),令熱,開眼淋洗,逐日一度,但是諸眼疾,不見物者,大效。
治外障,退翳膜,療風(fēng)毒上攻,眼疼赤腫,或瞼 癢爛,時多熱淚昏澀大效,紫金膏方
槐嫩枝芽三十條(當(dāng)中春采嫩枝子亦得) 鉛丹(細(xì)研飛過三錢匕) 黃連(緊實者七條各長二寸半) 烏賊魚骨(去甲為末二錢匕) 輕粉(三錢匕) 乳香(明凈者秤一錢研細(xì)) 龍腦(少許) 白蜜(四兩)
上八味,先將槐枝并黃連,用雪水或井華水一碗半,入銀石器內(nèi),慢火熬及半盞,去滓,次入乳香,又熬之,候如茶腳許,將蜜別熬,去滓放冷,和入前膏及眾末,攪勻再熬,如金漆色,入瓷器內(nèi)收之,每用少許、點眼、大妙。
治攀睛翳膜、昏澀,風(fēng)毒腫痛,洗眼通光散方
上用栝簍一枚,割下頂蓋,取瓤并子,同豬 子搗勻,卻入在栝簍內(nèi),用元蓋蓋之,坐凈土上,取桑條子十兩,約長四五寸,簇栝蔞上。用炭火燒,扇之煙盡,將成灰,即住扇,冷和灰通研極細(xì),每用二錢匕,沸湯浸,澄清去腳洗之。
治外障眼,及赤翳貫瞳仁攀睛等,惟翳濃者,見效尤速,海螵蛸丸方
海螵蛸(竹刀子刮下軟者細(xì)研水飛過日干一兩) 丹砂(細(xì)研水飛一分)
上二味,同研勻細(xì),熔好蠟和丸,如綠豆大,每用一丸,安在大 上,立奔障翳所,如無翳,即在眼 不動,神效。
治風(fēng)毒攻眼,成外障翳膜,青金丸方
銅青(真者) 蕤仁(去皮尖與銅青同浸二宿去水研) 生犀角(凈水磨紙上飛過) 石決明(凈水磨瀝干各一錢) 白丁香(水研飛過去滓瀝干) 海螵蛸(水飛過) 龍腦(研各半錢)
上七味,將銅青與蕤仁,先研如糊,次入白丁香研,次入四味研極細(xì),用好墨研濃汁,于凈器中,和熟為丸,如綠豆大,每用人乳汁化開,點眼,未用者,常以龍腦養(yǎng)于瓷器中。
治風(fēng)毒眼,翳膜遮障,撥云散方
菊花 防風(fēng)(去叉) 白蒺藜子(炒去角) 羌活(去蘆頭) 柴胡(去苗) 甘草(炙銼各一兩)
上六味為細(xì)散,每服二錢匕,水一盞,煎至六分,食后臨臥,和滓溫服。
治眼生翳膜,疼痛昏澀,視物不明,葳蕤丸方
葳蕤 車前子 熟干地黃(焙各四兩) 升麻 黃芩(去黑心) 秦艽(去苗土) 枳殼(去瓤麩炒)梔子仁白檳榔
上一十七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后日二,治翳膜遮障,目風(fēng)淚出,點藥神效膏方
鉛丹(二兩) 蜜(半斤以絹濾過) 砂(一豆大明凈者) 青鹽(一錢) 馬牙硝(三錢)白龍腦(一錢) 白礬(一豆大燒過) 大豬膽(二枚新好者)
上八味,并入瓷瓶內(nèi)、和勻,用重湯于鍋內(nèi)煮,候紫色為度,兼不住手?jǐn)囍幊芍挥谄績?nèi)盛貯封角,每遇使時,旋取些小,以井華水調(diào),用銅箸子點,有淚下,以帛拭之,候淚住,即再點,每晝夜可三五度。
治一切眼疾,翳膜遮障,兼能生發(fā)涼腦治頭痛,摩頂膏方
蓮子草 藍(lán)青(各一握) 油(一升)
上三味,將二味細(xì)銼,內(nèi)瓶中,以油浸之,紙封頭四十九日,每夜臥時,令人以鐵匙點藥,摩頂腦上四十九遍,至一百二十遍佳,此藥須五月五日平旦時合。
治一切眼,退翳,黃金膏方
黃柏(去粗皮為末) 蛇蛻(為末)
上二味等分,以酸漿水一升,慢火熬、令稀稠似乳,放冷點兩 。
治眼生翳膜方
上采薺菜,和根莖葉,不拘多少,洗凈焙干,碾為末細(xì)研,每夜臥時,先洗凈眼了,挑半米許,安兩大 頭,澀痛莫疑,翳膜不日自落。
治目翳方
上以芥子一粒輕手 入眼中候日出以井華水雞子清洗之治熱毒眼暈,白翳復(fù)瞳仁,車前子丸方
車前子 決明子 黃連(去須) 藍(lán)實(各二兩一分) 黃芩(去黑心) 玄參 沙參 瞿麥穗地骨皮 秦皮 蕤仁(去殼各一兩三分)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三十丸,熟水下食后,日二。
治眼生翳障,照水丸方
龍腦 滑石 丹砂(通明者) 烏賊魚骨(去甲)
上四味,各秤一錢研細(xì),再同研勻,先用黃蠟皂子大兩三塊,于新白瓷盞內(nèi),慢火上熔,用紗帛子濾過,在凈盞內(nèi)再熔了,將前藥末共同拌和,捏作餅子,如半破豌豆大,用薄絹或紗袋子盛了,以 砂半兩,放在凈碗內(nèi),上交橫安竹片,放藥在上面鋪著,借 砂氣熏,用大棒一片,合碗口,勿令透氣,掘一地坑,放藥碗在坑內(nèi),用竹簟子一片蓋了,然后以黃土蓋之,七日出凈瓷瓶中收其 砂不用,如患浮翳膜侵瞳仁,及一切目疾,但臨臥將一餅札在眼 頭,即睡至?xí)?,用水一碗,向東覷水碗,其藥自落在水中浮浴,卻用絹帛子裹起,安潔凈處,臨臥根據(jù)前再使,每餅可用半月,候藥力慢時,方易一餅,如兩目有疾,即用兩餅。
治目生翳膜,點眼香連膏方
白沙蜜(五兩絹濾去滓) 砂(五錢通明者研) 乳香(研一錢) 青鹽(一錢研) 鉛丹(一錢) 黃連(去須三兩為細(xì)末以上六味除蜜外并用新汲水三大盞于銀石器內(nèi)同煎至一大盞后入蜜更用慢火熬成膏不住手?jǐn)嚭蛞缃z線以重綿絞去滓入瓷瓶內(nèi)盛) 水銀(半錢) 輕粉(一錢) 龍腦(一錢) 麝香(研一錢)
上一十味,除前膏外,將后四味一處細(xì)研勻,入在藥膏內(nèi),用油單封三五重、系定,如春夏秋合時,即以麻繩子,墜在井底一七日取出,若冬月合時,即于背陰處,封閉二七日出之,除打損眼外,并可治。
治熱風(fēng)上沖頭面,及因飧酒面炙爆等物,眼生膜者,明目防風(fēng)丸方
防風(fēng)(去叉) 決明子 枳殼(去瓤麩炒) 黃連(去須) 槐子 赤茯苓(去黑皮) 甘菊花(各一兩半) 細(xì)辛(去苗葉) 黃芩(去黑心各一兩) 生干地黃(焙) 車前子(各二兩半)
上一十一味,搗羅為末,煉蜜和丸,如梧桐子大,每服十五丸,食后米飲下,日再服,肉昏暗等諸證,皆能除之,覺愈即止。
治目障翳, 肉昏暗,復(fù)明膏方
馬牙硝(研一兩半) 酸漿草(干者五兩)
上二味,六月六日,入童子小便浸,于日中曝之,夜或陰雨,復(fù)之,睛即露之,小便耗即旋添,至七月初,去酸漿草,只空曝小便令干收之,別以新盆蓋藥,埋凈地,深可五寸以來,至來年夏至前二日收之,其霜飛上盆子蓋,以烏雞毛掃取,患者以一米粒,安大 頭,避風(fēng)。
治眼疾翳膜遮障,但瞳子不破者,杏仁膏方
杏仁(三升湯浸去皮尖雙仁)
上一味,每一升以面裹,于 灰火中炮熟,去面,研杏仁壓取油,又取銅綠一錢,與杏油同研,以銅箸點眼,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