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清 黃元御 著
黃元御醫(yī)書總目錄
《素問懸解》《靈樞懸解》《難經(jīng)懸解》《傷寒懸解》《金匱懸解》《傷寒說意》
《四圣心源》《素靈微蘊》《四圣懸樞》《長沙藥解》《玉楸藥解》
(包括《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jīng)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jié)。
(包括《黃帝內(nèi)經(jīng)素問》,《靈樞經(jīng)》二書)(公元前 722 ~前 221 年? )共十八卷。
是現(xiàn)存最早的中醫(yī)理論著作,是春秋戰(zhàn)國前醫(yī)療經(jīng)驗和理論知識的總結(jié)。
論曰面 者。面生 ,細起如粟谷狀,由風(fēng)熱相搏而生,蓋諸陽在于頭面。風(fēng)熱乘之,結(jié)而不散,故成 。養(yǎng)生方說醉不可露臥,及飲酒熱未解,冷水洗面,令人面發(fā)瘡,輕為 ,正謂此也。
治面 令光白。黃連散方
黃連(去須十五兩) 木蘭皮(十兩) 大豬肚(一個去筋膜)
上三味。將二味搗羅為末,內(nèi)豬肚中,縫合口,入五斗米甑內(nèi),蒸令熟,取出細切曝干搗羅為散,每服二錢匕,溫水調(diào),空心臨臥服。
治面 令光白。冬葵子散方
冬葵子(炒研) 柏子仁(別研) 白茯苓(去黑皮各三兩)
上三味。搗研為散,每服二錢匕,溫酒調(diào)下,食后臨臥。
治面 令光白,涂面。玉屑膏方
玉屑 珊瑚 木蘭皮(各三兩) 辛夷(去毛) 白附子(炮) 芎 白芷(各二兩)冬瓜子牛脂 豬脂(臘月收者各十八兩) 商陸(切碎五兩) 桃仁(湯浸去皮尖別研五兩)
上一十二味。除牛豬脂入鍋中化成油外,諸藥同搗研為細末,入脂油內(nèi),以文火煎令稀稠得所,濾去滓,瓷合中盛,每洗面后涂藥,大去 。
治面 令光白,涂面。麝香膏方
麝香(研半兩) 附子(炮裂去皮臍) 當(dāng)歸(切焙) 芎 細辛(去苗葉) 杜蘅 白芷芍藥(各一兩) 臘月豬脂(一斤以水浸去赤汁)
上九味。先將豬脂入鍋中,化成油,余藥并銼如小麥大,入脂油中,以文火煎,稀稠得所,濾去滓,入麝香攪勻,傾入瓷合中收。每涂藥,先以漿水洗面。
治面 令光白,涂面。白芷膏方
白芷 白蘞(各三兩) 白術(shù)(三兩半) 白附子(炮一兩半) 白茯苓(去黑皮一兩半) 白芨細辛(去苗葉各三兩)
上七味。搗羅為末,用雞子白搜和勻,丸如彈子大,瓷合中盛,每臥時先洗面,后取一丸,以漿水研化涂面,明旦并華水洗之,不過七日大效。
治面 令光白,涂面。礬石散方
礬石(燒令汁盡) 白石脂(各一分) 白蘞(三分) 杏仁(湯浸去皮研半兩)
上四味并研為散。以雞子白調(diào)令勻,入瓷合中盛,臨臥時先用漿水洗面,后涂藥,明旦以井華水洗之。
治面 令光白。浮水膏方
水萍(曝干五兩)
上一味。搗羅為末,以白蜜稠和,稀稠得所,入瓷合中盛,每臥時涂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