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古籍
治中風不能言,脈遲而弱者。
防風 黃 (等分)
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夫風者,百病之長也。邪風之至,急如風雨,善治者治皮毛,故用防風以驅(qū)逐表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黃 以鼓舞正氣。黃 得防風,其功愈大者,一攻一補,相須相得之義也。唐柳太后中風不言,許蔭宗造防風黃 湯數(shù)十斤,置床下蒸之,身在氣中居,次日便能語,是以外氣通內(nèi)氣,令氣行而愈也。經(jīng)曰∶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耳目修明,聲音能彰。制此方者,其知此義矣。夫熏蒸之力,尚能去病,況服之乎!今人治風,惟以發(fā)散為足法,而禁用參、 ,豈知目盲不能視,口噤不能言,皆元氣不足使然耳。誰知補氣可以御風,正勝而邪卻之理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信哉!
《湯頭歌訣》(公元 1694 年? )清.汪昂(讱庵)著。一卷。按照《醫(yī)方集解》分門,把方劑的組成主治等編成歌訣,以便記誦運用。
(公元 1298 年)元.王好古(進之、海藏)撰。三卷。依據(jù)《內(nèi)經(jīng)》有關(guān)藥理的論述,以及張潔古《珍珠囊》和李杲《 藥類法象》、《用藥心法》等,對于藥物的氣味陰陽、升降浮沉、君臣佐使 等分析較為深入。
CopyRight ©2019-2025 學門教育網(wǎng) 版權(quán)所有
網(wǎng)站備案/許可證號:魯ICP備19034508號-2
治中風不能言,脈遲而弱者。
防風 黃 (等分)
水煎服。
【集注】柯琴曰∶夫風者,百病之長也。邪風之至,急如風雨,善治者治皮毛,故用防風以驅(qū)逐表邪。邪之所湊,其氣必虛,故用黃 以鼓舞正氣。黃 得防風,其功愈大者,一攻一補,相須相得之義也。唐柳太后中風不言,許蔭宗造防風黃 湯數(shù)十斤,置床下蒸之,身在氣中居,次日便能語,是以外氣通內(nèi)氣,令氣行而愈也。經(jīng)曰∶五氣入鼻,藏于心肺,上使耳目修明,聲音能彰。制此方者,其知此義矣。夫熏蒸之力,尚能去病,況服之乎!今人治風,惟以發(fā)散為足法,而禁用參、 ,豈知目盲不能視,口噤不能言,皆元氣不足使然耳。誰知補氣可以御風,正勝而邪卻之理耶!神而明之,存乎其人。信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