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醫(yī)古籍
  • 《傷寒論綱目》 渴

    作者: 沈金鰲

    【綱】仲景曰。少陰病。下利。六七日??榷鴩I??省P臒2坏妹哒?。豬苓湯主之。

    【目】魏荔彤曰。此乃申解少陰傳經(jīng)熱邪。有挾水飲為患者。不得誤為寒邪也。蓋少陰之熱邪。

    充周于上下。流布于四肢。固已。然水飲一癥。亦有入熱邪而俱混者。不止他條直中之寒邪。兼水飲為患也。今下利六七日。咳而嘔。此純類于少陰直中寒邪之癥也。然口渴心煩不眠。則非直中之寒邪。而為傳經(jīng)之熱邪矣。蓋陽煩而陰躁。至不得眠。煩而不躁。則為陽邪甚的矣。知此則口渴下利。固熱邪為之。而水飲挾阻其氣化。陰陽不分。上下不通。下利口渴。所以滋甚也。本湯五物。

    無一非走陰經(jīng)。以之淡滲陰經(jīng)水飲。推之三陰水飲皆可用。但加減引經(jīng)之味可耳。問。原文并無水飲癥。何以知水飲兼混。曰。觀其咳而不咽痛??诓辉?。即知雖為傳經(jīng)熱邪。惟有水飲相混。故熱勢不能甚烈。雖上沖為咳嘔。而不致咽痛。隔阻正津為口渴。而不致干燥。兼以心煩不寐。于少陰但欲寐。陰癥中見陽癥。非傳經(jīng)之熱。兼水飲之濕。何物乎。

    【綱】仲景曰。少陰病。欲吐不吐。心煩。但欲寐。五六日自利而渴者。屬少陰也。虛故引水自救。若小便色白者。少陰病形悉具。小便白者。以下焦虛。有寒。不能制水。故令色白也。

    【目】魏荔彤曰。不吐心煩但寐。則陰寒凝聚于下。而孤陽浮游于上。可驗。五六日久。脾陽亦失令而自利。胃津以利耗而作渴。且陰盛于下。陽必逼處于上。曰虛。知下虛而上實。實、邪實也。引水自救。以理論之。雖渴。未必能多飲水?;蚨囡嫸嗄?。尿色淡白。則少陰腎臟為真寒。而非假熱。足以相惑也明矣。以此知少陰病形悉具。全在小便色白。蓋赤白分寒熱也。白為下焦虛寒。

    寒水不能收制。將為飲一溺二。傾泄不禁矣。法容不灸與溫兼行耶。仲師為少陰腎臟里癥言之如此。

    再者。少陰腎臟為病。內(nèi)素虛寒者十之六七。外寒乘入者十之三四。無內(nèi)寒則不能召外寒。君子平日。寧可不以命門之火為實。而用嗇道乎。

更多中醫(yī)書籍